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

ID:53584224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_第1页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_第2页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_第3页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_第4页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临床治疗小儿发热多以外感、内伤两大类辨证论治。外感者,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以驱邪为主要法则,邪去则热退。一般在发热时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不减,此为外感发热之特点;内伤发热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不伴恶寒,若有恶寒则会得衣被而减,治疗当顾及阴、血、正气,即驱邪不忘扶正之意。(一)外感发热1伤风发热:由外感风邪而引起。其症恶风,有汗,身热,轻咳流涕,舌苔白薄,脉象浮缓,法当祛风解表。方以杏苏饮、葱豉汤加减。药用苏叶、桑叶、杏仁、甘草、桔梗、陈皮、豆豉、生姜、连翘。  2伤寒发热:由外感风寒而引起。其症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

2、痛,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舌苔白薄,脉象浮紧。法当解表散寒。方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药用芥穗、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甘草、桔梗、生姜、葱白、白芷等。虚者加党参,高热者加柴胡。  3风温发热:感受风温之邪而引起。其症发热,微恶风,不恶寒,轻咳,口渴自汗,舌质红,苔白薄黄,脉浮数。法当辛凉透表,发热甚者用辛凉重剂银翘散加减。药用芥穗、薄荷、甘草、桔梗、牛蒡子、豆豉、银花、连翘、黄芩、葱白、芦根。咽痛者加山豆根、干青果;低热而咳嗽重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甘草、桔梗、杏仁、豆豉、薄荷等。  4伤暑发热:由于酷

3、夏暑热所伤而引起。其症发热,头晕重,身困倦,口渴自汗,或汗不第二卷362出,舌质红,苔白滑,脉浮濡而数。法当清暑解表。方以新加香薷饮加减。药用香薷、藿香、炒扁豆、厚朴花、银花、连翘、黄芩、滑石、甘草。表虚者加南沙参;呕吐者加陈皮、姜半夏、川黄连;腹泻者加白术、茯苓、焦三仙等。  5伤营发热:由于温热病由气分入营血所致。其症发热,烦渴喜饮,不恶寒,有汗,时有谵语,精神倦怠,目喜闭不开,舌质红绛,苔光少,脉细数无力。法当清热滋阴和营血。方以清营汤加减。药用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川黄连、银花、连翘、丹皮、南沙参、鲜菖蒲、鲜荷叶

4、、西瓜衣等。  6湿温发热:由于湿温之邪不能发越于外所致。其症发热或发热午后较高,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不饥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细滑而濡数,法当辛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方以三仁汤加减。药用杏仁、白蔻仁、生薏仁、滑石、竹叶、姜半夏、通草、黄芩、厚朴花、大豆黄卷、连翘等。  7黄疸发热:由湿热郁于肝胆所致。其症发热无汗,头晕,恶心呕吐,纳差,大便白,小便深黄不利,面目及一身发黄,舌苔黄或腻,脉浮滑而数。法当清热利湿退黄。方以茵陈蒿汤、四苓散加味。药用茵陈、炒栀子、黄芩、生大黄、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车前子、藿香、板

5、蓝根、焦三仙等。  8泻痢发热:由于饮食不洁兼外感风邪而引起。其症发热无汗,腹泻腹痛,大便脓血,里急后重,日数次或十余次,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数,法当解表清热利湿,调气行血。方以葛根芩连汤、香连丸加味。药用葛根、黄芩、黄连、广木香、白芍、银花、连翘、焦楂等。  9麻疹发热:由于麻疹病毒、天行疠气感染所致。其症初起发热、咳嗽、喷嚏、目赤流涕,随之耳后、前额、全身出皮疹,唇赤舌质赤,苔白厚,脉浮数。法当辛凉宣透,清热解毒。方以银翘散加减。药用芥穗、防风、银花、连翘、葛根、蝉衣、牛蒡子、玄参、鲜芦根、桔梗、甘草、芫荽等。  出疹期

6、,身发高热,咳嗽气急,全身皮疹稠密,疹色鲜红或暗红,唇干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洪数。治宜辛凉宣透,清热解毒凉血。方以白虎汤、三鲜汤、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鲜茅根、鲜芦根、鲜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玄参、生石膏、蝉衣、牛蒡子、紫草、银花、连翘等。高热不退而烦躁者,加用紫雪散。  10烂喉痧发热:由于猩红热病毒所致。其症发热,咽干咽痛,发热1~2天后,周身弥漫性皮诊,境界不明显,压之退色,口唇苍白,舌质赤苔少,脉浮细数。法当辛凉解表、清热凉血、解毒利咽。方以银翘散、导赤散加减。药用薄荷、竹叶、玄参、生地、赤芍、丹皮、蝉衣、桔梗、甘

7、草、山豆根、银花、连翘、生石膏、芥穗等。  11痄腮发热:由于温毒外袭而引起。其症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咀嚼更甚,身发高热,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或有呕吐,舌苔薄黄或厚腻,舌质红,脉浮数。法当清热解毒消肿。  方以普济消毒饮加减。药用板蓝根、蒲公英、连翘、夏枯草、柴胡、黄芩、龙胆草、苦丁茶、玄参、桔梗、牛蒡子等。壮热不退加生石膏、紫雪散;睾丸肿痛加橘核、荔枝核、元胡;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等;肿胀甚者,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或醋调外敷,日换一次。  12疖肿发热:由于热毒内蕴而引起。其症一处或多处生长疖肿,身发高热,局部

8、红肿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薄,脉洪数。法当清热解毒消肿。方以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白芷、当归、甘草、花粉、炮甲、皂角刺、制乳没等。  13咳喘发热:由于外感风邪入里化热犯肺而引起。其症发热,咳嗽气喘,痰多色黄稠,气促发憋,甚则鼻煽,口唇青紫,舌质赤,苔黄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