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

ID:53592184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煤矿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管理制度一、主要运输巷道防尘1、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落差,均不得超出0.5m,如果超过0.5m,则应安装合适溜槽或导向板传输。所有转载点必须进行封闭。2、转载点必须安装自动喷雾装置,推广使用全封闭式转载点机械自动喷雾装置。3、煤仓放煤口,距矿车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0.4m。4、煤仓放煤口,应采用机械式联动喷雾装置或电动式喷雾装置,实现放煤同时喷雾,雾流必须罩住煤流或矿车。5、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设置一道能封闭巷道全断面的净化风流的水幕。6、载煤矿车在卸煤点卸煤时,应采用自动喷雾装置,实现卸煤同时喷雾,或采用除尘器,对含尘气流进行抽出净化。7、

2、轨道运输大巷的重车道侧应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对通过的重车进行自动喷雾。8、运输大巷中应安设自控式风流净化水幕,净化水幕保持常开,实现行人通过时能自动停止喷雾,过后能自动恢复喷雾。二、转载点机械自动喷雾装置安装1、自动喷雾装置必须使用封闭式结构,将整个产尘部位全部封闭。2、封闭装置四周使用白铁皮或薄铁板制成方形,大小与刮板运输机或皮带运输机机头相匹配。3、封闭装置固定在刮板运输机或皮带运输机机头,迎风侧(即煤炭运出侧)使用门帘状结构,以方便运输。4、每处转载点喷雾装置安装不少于两个喷嘴,喷嘴的水压力不小于3Mpa,雾化效果良好。三、隔爆设施在井下巷道中,采用安装

3、隔爆水棚来隔绝煤尘爆炸,使用和安装必须符合MT157—87《煤矿用隔爆水槽、隔爆水袋通风技术条件》的规定。隔爆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和辅助隔爆棚。一)隔爆棚安装地点1、主要隔爆棚应在下列巷道设置:(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大巷;(2)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3)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2、辅助隔爆棚应在下列巷道设置:(1)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2)采区内的煤和半煤巷掘进巷道;(3)采用独立通风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3、)其它巷道采用冲洗或清扫巷道沉积煤尘与喷雾洒水相结合的措施。二)水棚1、水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和辅助隔爆棚,安装

4、位置必须符合上述规定。按布置方式又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分散式水棚只能作为辅助水棚。2、水棚用水量:集中式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水棚不小于400L/m2;辅助水棚不小于200L/m2;分散式水棚的用水量按棚区所占巷道的空间体积计算,不小于1.2L/m3;3、水棚在巷道中的位置:(1)水棚应设在直线巷道内;(2)水棚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比粗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3)第一排集中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在60~200m,第一排分散式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在30~60m;(4)在应设辅助隔爆棚的巷道设多组水棚,每组距离

5、不大于200m。4、水棚排间距离与水棚的棚间长度:(1)集中式水棚排间距离为1.2~3.0m,分散式水棚沿巷道分散布置,两个槽(袋)组的间距为10~30m。(2)集中式主要水棚的棚间长度不小于30,集中式辅助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分散式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0m。5、水棚的安装方式:水槽棚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式。三)检查维修:1、平时检查、吊挂、小型维护由防尘人员负责;水槽的粘补工作设专人负责。2、定期给水槽补水,更换水槽,保持隔爆设施的完好。3、每周对水棚进行检查(水棚架、钢丝绳、水槽等),水棚内的水沉入5%的煤尘时,水槽必须换水。4、通风区定期组

6、织人员进行检查。5、每季度由通风区负责进行一次大型检修。四、严格落实各单位区域划分职责,实行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彻底杜绝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