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ID:5359724

大小:36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2-08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_第1页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_第2页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_第3页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_第4页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六届会员单位、基金公司研究成果评选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C产品制度类一等奖张弘、王红兵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内容提要本报告以1994-2002年发行新股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来评价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IPO效应。研究中发现,虽然整体样本的IPO效应不明显,但中等规模公司却有例外。分类检验显示,发行政策变革带来了IPO效应的下降;同时,分类检验还证实,受到产业政策支持、每股收益相对较高、由声誉较好的券商承销、股权相对集中等几类公司,IPO效应不明显。针对不同类别公司IPO效应上这种差异,研究中做了简要分析与解释。最后,

2、根据这一分析过程与结果,报告对投资者的公司估值提出了修正意见,并对证券监管部门的发行监管、市场建议与上市支持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2目录1、文献回顾................................................42、IPO效应的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52.1IPO效应的评价方法..................................52.2业绩评价标准.......................................62.3样本选

3、择...........................................73、IPO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检验假定.........................93.1发行政策演变.......................................93.2行业属性差异.....................................113.3发行时每股收益高低...............................113.4股权集中程度差异.............................

4、....123.5券商声誉.........................................134、IPO效应整体情况、分类检验与解释.......................144.1IPO效应的整体情况................................144.2IPO效应分类检验一:针对假定一....................184.3IPO效应分类检验二:针对假定二....................214.4IPO效应分类检验三:针对假定三....................234.

5、5IPO效应分类检验四:针对假定四....................264.6IPO效应分类检验五:针对假定五....................284.7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的综合评价...............305、结论的实践应用........................................30参考文献.................................................333IPO前后上市企业的运营绩效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为金融

6、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领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有研究成果指出,部分市场的上市企业运营绩效以IPO当年作为分界岭,前后呈现倒“V”型之走势。IPO之后经营业绩下降现象(IPO效应),在中国这一全球新兴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可能根源何在、如何来降低IPO效应等等一系列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持续稳健地健康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1、文献回顾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关于IPO的全球折价现象、新股热销现象、长期偏弱

7、现象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几个领域,但对IPO前后业绩波动以及波动原因的研究得并不多,特别是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效应研究。Jain和Kini[1994]对首次招股的美国公司在招股后的总资产报酬率或营业表现研究发现,发行人的资产报酬率在招股后均有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以下解释:上市后的代理人成本上升;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提高首次招股前业绩,后来正数的酌定应计项目逆转等导致业绩下滑;首次招股安排在业绩好时进行,良好业绩无法保持。香港学者Aharony、Lee和Wong[1997]在研究发行B股与H股的83家企业IPO前后业绩波动情况时发现:发

8、行人平均资产利润率在IPO前两年开始上升,在IPO当年达到顶峰,随后则呈现下降趋势。研究中还发现,得到产业政策倾斜的行业,其上市公司在IPO之后的业绩下滑程度要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类公司,对此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