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

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

ID:5361103

大小:232.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_第1页
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_第2页
资源描述:

《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谢玉蓉(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180)功的实现了采用膜技术回收废气中的VOCs的T业化生产。但目前m于技术的原因,应用范嗣尚小,并未大面积推广。2有机废气的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吸附法是利J1j某些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吸附有害成分而达到消除有害污染的日的。吸附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气栩污染物,一般是中低浓度的气l有机废气处理工艺概述相污染物;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性质、气相污染物种类和吸附有机废气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有害,引起的共系统的操作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具有去除效率高的

2、优点,从症状是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喘[血象变化等。有而使其成为去除气相污染物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存在投资后运行机废气治殚的根本途径是采用无污染一艺,少用有毒原料,控制费用较高且有产生二次污染的缺陷。有毒废气排放量,使之在环保要求的排放限值内。活性炭纤维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吸附介质。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回收法,另(ACF)是继粉末状和颗粒状活性炭之后的第j代活性炭产品,通·类足消除法。回收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变压吸附、吸收法、冷常以有机纤维为原料经预处理一炭化一活化后制得。与颗粒状活凝法及膜分离技术。处

3、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气的化学和物理性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孑L径小且分布质、浓度、排放量、排放标准以及同用作原料或副产品的经济价值窄、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快的特点,其吸附能力较一般活性炭高等诸多方面。1~10倍;而H再生容易,1艺灵活性大(易加工成布、毡等形式),消除法有直接燃烧、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等离子体以及不易粉化和沉降等特点,此存丁业废气,包括丙烯腈废气法、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及其集成技术;消除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的处理方而得到r特别广‘泛的虚用。生化反麻,川热、光、催化剂和微生物将有机气相污染物转变成为同时,与其

4、他类型吸附材料(如颗粒状活性炭)相比,活性炭CO和水等无毒害的无机小分子化合物。纤维的微孔容积大,吸附容量高,且具有良好的脱附性能,冈此可近些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处理T艺,简述如下:以利用ACF对废气进行价值回收。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生物分解法。该法足在已成熟的采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基础多次重复再乍,得到的活性炭纤维的饱和吸附曲线都非常接近,l发展起来的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通过附着在多孑L、潮湿介质上因此理论上认为ACF可以多次再生而其吸附性能却不会发生大的活性微生物,朋大气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的变化,闪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近

5、年来利用ACF进行物料【uJ收的或养分,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或细胞组成物质。与传统的废气T业化生产实例多见报道.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安3工程实例全}生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仍有很多荚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菌种培养等。3.1废气来源(2)放电等离子体法。该法足通过高电压放电形式,获得非热本文巾丙烯腈废气来自于内烯腈储罐顶部的排放气。丙烯腈平衡等离子体,即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或高能电子激励产生的储罐采用立式固定顶罐,在储罐进料或者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物料O、()I{、N基等活性粒

6、子,破坏C—H、C—C等化学键,使尾气分子c}1热胀冷缩过程巾,会排放废气。前者产生的尾气俗称大呼吸尾的H、c1、F等发生置换反应,最终生成c0和HO,即T.J,k废气通气;后者俗称小呼吸尾气,两者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丙烯腈气体。过放电处理最终变为无害物质,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可操作性因丙烯腈为有毒物质,为避免影响周嗣环境,故需对该尾气进行好的特点,特别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该技术仍未能净化,使之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人大气。具体参数如下:解决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导致了其尚未走近实用化行列。废气组成(mo1%):丙烯腈1.2%,氮气9

7、8.8%;天j烯睛最大浓(3)TiO光催化法。该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能将废气中的度24g/m;有机物分解为CO、HO和其它无机物,有较大潜在应用价值,具处理量:650Nm3/h;有反应效率高、不受溶剂分子影响、易回收、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处理后废气标『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但这项技术还存在几个关键的技术难题,因此目前仍停留在实验(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即阿烯腈含量≯22mg/m3。研究阶段,尚未得到广泛的工业化应用。3.2排放标准(4)膜分离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废气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

8、5—1996)的划分标准,净化,具有流程简单、VOCs回收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后废气标7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