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

ID:53617479

大小:2.3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21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_第1页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_第2页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_第3页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_第4页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课-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分类计数了解各种类型白细胞的形态特征,掌握血涂片制作方法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细胞形态特征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目的显微镜法操作步骤1.涂片、染色同瑞氏染色法2.低倍镜观察观察全片细胞的着色、分布情况3.油镜观察、计数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分布均匀区随机选择视野,“城垛式”顺序镜检4.计算某种白细胞绝对值/L=某种白细胞%×白细总数/L5.报告方式:百分率(%)张飞123血涂片中白细胞分布规律:头部、

2、体部:淋巴细胞尾部、两侧: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片尾末端:异常大的细胞显微镜分类常用的记录方法完全记录法:用画“正”号或“++++”表示依次记录下白细胞。 缺点:不能随时反应已数细胞总数。半记录法:默记分类细胞总数,将除中性以外白细胞划出或用手摁计数器记出。分类计数器计数法:使用专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计数后电脑直接打印出结果中性粒细胞根据细胞核的不同分为中性杆状核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种。胞体呈圆形,直径10μm~15μm,约为红细胞的2倍。细胞核为深紫红色,染色质致密成块状,粗糙不匀。胞质丰富,呈粉红

3、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性颗粒。杆状核与分叶核的划分:一般以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即为分叶核,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即为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形态: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浆:胞浆内充满桔红色嗜酸性颗粒胞核:常呈分叶、眼镜状,二叶居多,染色质粗,染深紫红色。颗粒特点:粗大整齐分布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嗜碱性粒细胞形态:与中性粒相似或略小胞浆:胞浆内少量深紫蓝色嗜碱颗粒胞核:常扭曲成S型,界限不清,分叶多不明显,常被嗜碱颗粒遮盖颗粒特点: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嗜碱性强易被溶解淋巴细胞小淋巴细

4、胞:呈圆形,直径6~10μm。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紧密,排列均匀,无空隙。常有隐约成块现象,核周常有染色质浓集,核膜明显,有时可见潜在核仁。胞质量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蓝色,有的甚至完全不见。胞质中一般无颗粒存在,偶见几颗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μm~15μm,胞核染色质比小淋巴细胞疏松,胞质量丰富,呈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胞浆:较多,染淡蓝色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

5、。胞浆内含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灰尘样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胞核:细胞核大,常偏于细胞一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三种粒细胞主要依据胞质中颗粒形态和染色性质去相互鉴别;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则重点根据细胞核的特征去区别。显微镜法计数注意事项1.选择体、尾交界处进行分类计数。2.分类时要有秩序地、循一定方向顺序地连续进行,既不重复亦不遗漏,避免主观选择视野。(城垛形,弓字形)3.白细胞总数与细胞分类的关系:(3.0~15.0)×

6、109/L之间,分类计数100个WBC>15.0×109/L以上时,分类计数200个WBC<3.0×109/L时,应2张血涂片计数50~100个WBC4.分类中如见血涂片存在有核红细胞,应逐个计数但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有核红细胞个数来报告,并应注明其所属阶段。分类中还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散在分布、成簇状分布、卫星分布)、染色及其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如疟原虫)及其它异常所见。有核红细胞疟原虫显微镜法计数注意事项参考值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