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

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

ID:5365450

大小:316.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_第1页
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_第2页
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2006年7月CONSTRUCTIONTECHNOLOGY第35卷第7期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贾善俊(南京新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摘要〕介绍了同仁大厦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的选取和施工过程,以及对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关键词〕基坑工程;支护;高压旋喷注浆【中图分类号」TU7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98(2006)07-0026-03ConstructionofTongrenMansionFoundationPitJIAShan-jun(N

2、anjingXinbaiRealEstateDevelopmentCo.,Ltd.,Nanjing,Jiangsu210008,China)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introducesthecharacteristicsofTongrenmansionfoundationpitproject.Basingonthosecharacteristics,theconstructionschemeisselected.Theauthorstatestheconstructionp

3、rocessandmonitorresultsindetail.Keywords:foundationpitengineering;support;highpressurespiralspraygrouting同仁大厦位于南京市中心的中山路和珠江路交叉色,软一流塑,夹碎砖、淤泥,厚1.2-2.2m;②全新世中路口。占地面积10400时,总建筑面积13万甘,建筑晚期冲淤积成因粘土分布于东西两端15m深度范围高度187m,共51层,地下室4层。基坑东西长120m,内;②1粉质粘土一粉土灰黄,软一流塑,呈互层状,南北宽

4、约90m,基坑最深达24m,最浅19m,大厦内设有埋深2.6一3.6m,厚0.8一2.2m;②:淤泥质粉质粘土南京地铁一号线珠江路车站和1个行人进出口及2个灰色,软一流塑,夹腐殖物,埋深3.7-4.6m,厚0.4-大型进出风口。风口从大厦负3层至裙楼4层。基坑7.6m;023粉质粘土褐灰一灰黄,可塑,埋深4.1-东侧约8m是28层办公用房。基坑南侧约8m是珠江11.6m,厚1.4一6.3m;③全新世早期以前冲洪积成因粘路,地下有城市似m污、雨排水管、$300mm自来水管、性土整个场区均有分布;③i粉质粘土褐黄,硬

5、塑,似50mm煤气管等,基坑北侧约6m是3层住宅楼和幼夹铁锰结核,埋深1.7一3.4m,厚3.3一7.9m;③:粉质儿园,基坑东侧紧邻并与珠江路地铁站台相通(见图粘土褐黄,可塑,夹薄层粉砾,埋深6.2-10.3m,厚1)。基坑稍有不稳将导致地铁车站及地下设施的破1.0-5.8m;③3粉质粘土褐黄色,软一流塑,局部可坏,后果不堪设想。塑,与薄层粉细砂互层,埋深9.3一12.7m,厚2.84-9M;04粉质粘土褐黄,软一流塑,底部厚度约lm可塑状态粘土,埋深14.0一16.lm,厚3.6一6.0m;③5粉质粘土褐灰,

6、可塑,夹腐殖物,埋深17.9-20.1m,厚5.4-9.5m;③6粉质粘土一粉土褐灰,可软塑,夹粉砂,埋深25.1一27.0m,厚1.3一5.1m;③:粉质粘土绿灰一灰黄,可一硬塑,与薄层细砂呈互层状,埋深27.5一30.5m,厚2.0一5.Im.图1基坑支护平面示意1基坑底坐落在③5和③6土层的上部。场地表面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条件为松散的人工填土。填土之下15m深度范围内,土层场内各层土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人工填土褐灰一灰黄,表层为结构松散的三合土,主要由碎〔收稿日期」2006-03-23砖[作者简介]贾

7、善俊(1956-),男,浙江义乌人,南京新百房地产、瓦砾组成,下部为可塑软粘性土填积而成,夹杂碎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南京市珠江路1号砖瓦和腐殖物,厚1.3-3.5m;①1淤泥质粘土灰黑210008,电话:(025)833789382006No.7贾善俊:同仁大厦超深基坑支护及施工分布差异较大。其主要表现为,基坑西侧和东北角为少,止水效果好。缺点是:比较受机械条件的限制,目前低塑性粘性土,灰色饱和软弱粘性土,强度低,变形大。拥有这种施工机械的单位较少,且投资大,造价高。其余部分为褐黄态的低塑性土夹粉细

8、砂,结构强度差,经过对上述几种围护结构的分析,可以排除以下在一定水头压力下易上涌。深度15m以下,土层分布两种支护结构形式,即: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和地下连续较均匀,为中等压缩性粘性土。其中③4层最为软弱。墙法。底层则为古河道底的粗砂卵砾石层,密度好。现对钻孔灌注桩加深搅(旋喷)法和SMW工法进第1层,浅层空隙潜水层,主要含水层为人工填土行比较。及②1层低塑性粉质粘土一粉土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