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

ID:53657115

大小:8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5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_第1页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_第2页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_第3页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_第4页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苍梧县社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苍梧县社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广西苍梧县社堀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摘耍]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特征与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综合物化探勘查在苍梧社堀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总结分析了矿区重、磁、电的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于该矿区物探找矿应用有一些新的认识与看法,对今后同类矿区的物探异常推断解释起借鉴作用。[关键词]铜多金属矿重力异常磁异常激电异常[中图分类号]P216[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191-31概况近年来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在苍梧社堀

2、矿区开展的系列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大体查明了矿体的分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等,目前已探明达中型以上矿床的有铅锌、钿、钩,找矿潜力较大,铜、金、银、锡等也有一定的工业价值。物探作为配合地质普-详查工作的一种勘查手段也在社堀矿区发挥了重耍作用,其中VI号铅锌餌钮矿带就是在验证物探异常的基础上发现的,其他矿带也与物探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尚有较多的物探异常有待验证。本区投入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测、激电、测井等,各种物探方法对于所解决地质问题各有侧重。2矿区的地质概况2.1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耍为寒武系黄洞口组及小内冲组,

3、为一套浅海相类复理石砂泥质沉积。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及其与页岩、炭质页岩互层。矿区范围内主耍分布有寒武系黄洞口组(Wh),分为4个段:由老到新依次为eha>Whb、Whc、Whd,地层均为整合接触。除岩体外,目前控制的矿带含矿层位为ehco广西苍梧县社塌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广西苍梧县社堀铜多金属矿区物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摘耍]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特征与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综合物化探勘查在苍梧社堀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总结分析了矿区重、磁、电的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于该矿区物探找

4、矿应用有一些新的认识与看法,对今后同类矿区的物探异常推断解释起借鉴作用。[关键词]铜多金属矿重力异常磁异常激电异常[中图分类号]P216[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191-31概况近年来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在苍梧社堀矿区开展的系列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大体查明了矿体的分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等,目前已探明达中型以上矿床的有铅锌、钿、钩,找矿潜力较大,铜、金、银、锡等也有一定的工业价值。物探作为配合地质普-详查工作的一种勘查手段也在社堀矿区发挥了重耍作用,其中VI号铅锌餌钮矿带就是在验证物

5、探异常的基础上发现的,其他矿带也与物探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尚有较多的物探异常有待验证。本区投入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测、激电、测井等,各种物探方法对于所解决地质问题各有侧重。2矿区的地质概况2.1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耍为寒武系黄洞口组及小内冲组,为一套浅海相类复理石砂泥质沉积。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及其与页岩、炭质页岩互层。矿区范围内主耍分布有寒武系黄洞口组(Wh),分为4个段:由老到新依次为eha>Whb、Whc、Whd,地层均为整合接触。除岩体外,目前控制的矿带含矿层位为ehco2.2构造工作区属于夏郢复向斜西端南翼及

6、古龙复背斜东翼。构造线方向主要为东西向。区域褶皱构造发育,矿区内主要褶皱构造有平头背背斜、龙塘背斜。平头背背斜为矿区主要含矿背斜,轴向75。,背斜核部以石英杂砂岩为主,两翼主要为石英杂砂岩夹泥岩或绢云母板岩。两组相向的裂隙带横切该背斜,并充填有含钩鋁矿的石英脉、花岗斑岩脉等,形成了矿区主要的两个含矿构造带-II、III号矿带。断层以逆断层为主,已在矿区范围内发现了11条断层,其中F3、F4、F7、F8断层对岩浆活动或矿体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3岩浆岩本区岩浆活动有印支-燕山期形成的中酸性岩。矿区内出露有社山和平头背岩体,为

7、南安单元和岭脚街单元,岩性主要为细-中粒花岗闪长岩和屮-粗粒花岗斑岩,两单元岩体分不同期次侵入。因受构造作用及热液蚀变作用,接触带普遍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局部重晶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3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内平头背及社山岩体一带发现较好的W、Mo、Pb、Zn、Sn、Cu、Au、Ag综合化探异常,浓集部位清晰且规律性强,异常幅值大。异常分布集中分带明显,套合程度高。其中,W含量最高达900X10-6,分布于社山岩体北部及平头背村一带;Mo异常带主要分布于平头背一带,Mo含量达5〜115X10-6,与W异常带大体吻合;Cu异常主要分布

8、于社山岩体及其接触带,以及平头背一带,Cu含量50〜640X10-6;Pb、Zn异常主要分布于社山岩体及北东面接触带上,Pb含量100〜1176X10-6,Zn含量80〜294X10-6。Sn、Au、Ag有十多个小异常零星分布,强度较弱。目前各异常浓集中心的钻孔验证均见到相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