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

ID:5366210

大小:649.0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8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_第1页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_第2页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_第3页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_第4页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力学习题选讲2013.11.128-17图示桁架,承受载荷F作用,已知杆的许用应力为[σ]。若在节点B和C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试确定使结构重量最轻的值(即确定节点A的最佳位置)。8-17解答要点:主要在于理解质量最小与应力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密度时质量最小就相当于体积最小,即截面积与长度的乘积最小。解题步骤:1、首先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由B点平衡得到各杆轴力:Fx0FABcosFBCFF,FFcotαABBCFy0FABsinFsinα2、由强度条件可知,当σ取许用应力[σ]时,各杆的截面积A=F/[σ]最小,由此可得结构的总体

2、积为:FlFlFl2VAlAlcotα(cot)αABABBCBC[]sinσαcosα[]σ[]sin2σαdV03cos2α1054443、由dα得到,即α=时结构的体积取得最小值,此时结构的重量最轻。(本题主要考察了大家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5-7作用在踏板上的铅垂力F1,使得位于铅垂位置的连杆上产生的拉力F=400N,图中α=30ᵒ,a=60mm,b=100mm,c=120mm。求轴承A,B的约束力和主动力F1。5-7解题要点:正确理解并写出力对点或轴的产生的矩,每一点或每一根轴上的力与矩都是平衡的。解题步骤:1、分析图可

3、知,整个结构只受Z方向上的力,其他两个方向上的力为零。写出平衡方程:Fz00FAFBF1FMx0cFcos2bF10My00aFbFAbFB2、联立三个方程可得FN183.9A方向均沿z轴正方向FN423.9BFN207.8(方向如图)16-5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1,2,3,4杆的内力。解答要点:(可参考课本95页例6-3)01、正确判断零力杆简化计算。2PFB2、先用整体法求出约束端的受力。33、列节点的平衡方程顺序求解;P2P33平面汇交力系(两个方向分量求和=0)P3P或将所求杆所在的截面切开,并假设杆

4、上力03的受力(受拉或受压),注意切开的截面与PF其他部分要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平面任意A3力系,建立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进行计算较为简便)8-11图示含圆孔板件,承受载荷F作用。试求板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考虑应力集中)。已知载荷F=32kN,板宽b=100mm,板厚δ=15mm,孔径d=20mm。8-11解答要点:本题比较简单,所以做题时步骤要完整。(可参照课本135页应力集中部分)解题步骤:1、在圆孔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因此截面积最小处应力最大,先计算名义应力:Fn()bd2、计算孔径比db/,再从图8-24上得到对应的应力集中因数K3

5、、最后通过公式K得到最大应力maxnmax8-14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直径分别为d=30mm与d=20mm,两杆材料相同,许用应力[σ]=16012MPa。该桁架在节点A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80kN作用,试校核桁架的强度。8-14解题要点:计算出各杆应力后,应该要有一个与许用应力比较的过程,然后得出结论,结构是否满足要求。(做题一定要看清题目问什么,答题要完整)解题步骤:1、对节点A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求出AB杆和AC杆所受得力00Fx0FABsin30FACsin45000Fy0FABcos30FACc

6、os45F022FF41.4kNFF58.6kNACAB31312、分别对两杆进行强度计算并与许用应力进行比较FFAB82.9MPaAC131.8MPaABACAA12该桁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结论十分重要,解答最后一定要在加上你得到的结论)8-26(b)图示两端固定等截面直杆,横截面的面积为A,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试计算杆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8-26(b)解答要点:理解题目并写出正确的变形协调条件,准确计算便可得到正确答案。解题步骤:1、对直杆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Fx0FAFF

7、FB012、用截面法1求出AB、BC、CD段的轴力:FFFFFFFN1AN2AN3B3、用变形协调条件,列出补充方程:FlFlFlN1ABN23BCNCDlllABBCCDlll0EAEAEAABBCCDFl/3(FFl)/3Fl/3AAB02EAEAEA8-26(b)(接上)联立方程(1)和(2)可得到约束反力:FFF/3AB则可知各轴力为:2FF/3FFFF/3N1N2N33所以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为:FF2FFNN21t,maxc,max负号表示受压A3

8、3A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