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

ID:53662369

大小:1.1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23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_第1页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_第2页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_第3页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_第4页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李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小李杜为李商隐和杜牧)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走进诗歌,划分停顿积累,解释重点字词。玉笛:精美的笛。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

2、涵义闻:听;听见。故园:指故乡,家乡。谁家玉笛暗飞声,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此夜曲中闻折柳,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何人不起故园情。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三、合作探究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的平静夜晚,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至;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入洛阳城每一个角落。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不知从何处传来宛转悠扬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

3、个角落。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离别之意。4、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5、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6、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课堂小结《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

4、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真挚,令人回味无穷。五、当堂检测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3.关于本诗的“关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玉笛B.春风C.折柳D.此夜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

5、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C5.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的平静夜晚,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至;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