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doc

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doc

ID:53664364

大小:5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doc_第1页
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后重反思,课前重准备于漪老师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有这样一个导入情景:“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不——喜一一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十分惊讶,于老师也甚感意外,她稍作停顿,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请你们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意外事件”,于漪老师在教后记屮进行了反思:“备课时考虑欠周密,原以为学生喜欢散文,想由此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未考虑到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差异。课堂上发牛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当即因势利导,先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强调该篇叙事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对学生实际应作充分的了解和估计,不可再犯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毛病;要继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力争做到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就是这样,当我们为自己的某个解题的技巧解答出题目正得意时,学生却突然举手说“老师,听不懂”。例如在讲到XWM/3的解有四个正整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时,怎么讲学生就三个字“听不懂”,课堂又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耽误太多的时间,我就先放下来,让学生先考虑,课后交流。最后利用数轴解决了这个问题。分析丁漪老师的教后记,我发现,在她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事件”的分析的问题也出现在我的课堂中:一是对备课的反思(考虑欠周密,未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对自己课堂应变情

3、况的反思(因势利导,听取学生意见,放下课后交流,培养兴趣),三是对经验的反思(继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上三者既有教训,又有经验;既有对过去事件的回想和诊断,也有对今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安排,可谓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如果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智使她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那么在课后的顿悟与反省则更加可贵,因为这种反思是指向未来的,它使今后的教学更加完善和充满开放性。课后的反思可以让我们在一次意外屮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成功的秘密“功夫在课后,准备在课前”,例如在这次意外之后的备课中我经常问自己:学生的认识基础怎样,能理解么?如果不能理解,怎么办?还有别的办法吗?有时候甚至耍找中等偏下的学生先

4、了解基础情况在预设教案。总之,反思是要求教师在课后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