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

ID:53666633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_第1页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_第2页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一、发展理论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屮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

2、研究方向和侧垂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2—,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章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屮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屮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二、发展观的演进(-)经济增长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來说,人们关注的匝点是经济增

3、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來。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増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増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忖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山此形成。以经济増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増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

4、、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拆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累的提高,以及自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最”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汛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反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冋答“有多少”,还要冋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戢”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來说,增长是最基本的

5、,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來会阴碍发展。(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事实告诉人们,单纯的、短期的经济增长不一定能给人们带來普遍的福祉,甚至有可能带來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学术界称这种现象为“有增长无发展”、“没有发展的胡长”,祺至叫“负增长”。发展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条道理:发展既可以是建立在结构不断变化之上的持续增长,也可能是建立在脆弱结构之上的短期繁荣。只有经济増长,没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就不会有真正

6、的发展和持续的增长。因此,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就逐渐形成了。这种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山传统向现代转熨,实现社会结构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从注重单纯经济增长转向关注社会变革,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它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即主要是没有考虑到自然条件和资源坏境对于发展的约束与制约。(三)増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前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氏的传统

7、发展观造成的恶果开始显现。梅多斯等人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索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木投资、坏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共同特征是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人类或早或迟必然陷入危机。在极限到來的时候,整个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世界末日就会到來。因为,地球的能源、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空间也是有限的,依赖技术缓解人类困境是不可能的。增长极限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戒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经济发展不能过

8、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的制约。增长极限论所体现的发展观较之于忽视资源环境约束的发展观來说是一大进步。但它也有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坏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因素,忽视了科学技术在解决某些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四)综合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