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ID:5366824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1页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2页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3页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可能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分析,采取护理应对措施,使小儿免于此种事故的发生。方法木实验采取前瞻性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与2005年一一2012年出现的小儿输液渗漏的102例小儿患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针对病因采取加强的护理措施后,得出口身因素宙原来的62例减少到12例,操作因素由原来的32例减少到4例,物理因索由原来的8例降低到5例。两组相比较卩<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良方式纠正,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油很大的提高,减少因为输液渗漏对小儿造成的不良反应,值得广大医院推广。【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分析

2、;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0-01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1]。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抽无冋血,皮肤暗紫、变硬。由于小儿的皮肤和组织薄嫩,所以静脉输液容易造成渗漏,给小儿及家属和医务人员都带来较大的负担,针对此种问题我院对其原因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选取从2005年一一2012年出现小儿输液渗漏的102例小儿患者,其中男性小儿55例,女性小儿4

3、7例,最高年龄6岁,最低年龄2岁,平均年龄4岁。渗漏多发生在穿刺点位置上部位,一般表现为皮肤苍白,皮肤冷甚至疼痛[2]。严重者还会出现瘀斑,凹陷性水肿,刺激性、腐蚀性的药物渗出等症状。1.2统计学方法本实验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案例进行前瞻性的冋顾性分析,比较采取措施后,改良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针对我院的102例小儿输液外渗患者,观察发现,其中由于自身原因出现输液外渗现象的有62例,占总人数的60.8%;由于医务人员操作原因导致输液渗漏的有32例,占总人数的31.4%;仅有8例患者,占总人数的7.8%是由于物理因素造成静脉输液渗

4、漏。经过针对病因采取加强的护理措施后,得出自身因素由原来的62例减少到12例,操作因素由原来的32例减少到4例,物理因素由原来的8例降低到5例。两组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3.1输液渗漏原因分析3.1.1自身因素年龄,疾病,配合程度以及家属原因。由于小儿年龄小,自身不能承受药物木身的副作用。也可能是受疾病影响对输液的不耐受造成的。小儿不能忍受静脉注射的疼痛,进行苦恼或者乱动,不能充分配合医务人员的操作,导致静脉输液不畅引起此种不良反应。还有家属方面等原因,家属照顾不细心,没能及时观察注意小儿出现的不良状况。3.1.2操作因素反复穿刺,固定,取针后按压。由于小儿静脉狭窄

5、、脆弱,医务人员技术不精,护士操作不熟练,穿刺部位找不准,使得穿刺失败,反复穿刺;婴儿无法安静持续地呆在那里,乱动造成固定不良,或者取针后担心血流不止,反复按压,造成皮肤组织局部出现输液渗漏的现象。3.1.3物理因素输液量,速度,温度,时间微粒。输液量速度过快,以及液体温度影响也可以造成此种不良影响。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有关。3.2预防与护理措施针对病因进行预防,首先对小儿父母进行宣教,家长应该严格注意小儿的一举一动,避免造成因小儿乱动引起的注射不良。要保持小儿长时间持续平静,不哭不闹配合医务人员操做。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本身的医疗技术,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应该加强

6、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徳也应提高,使其小心谨慎对待小儿患者。对于枕头的固定为止,应使用胶带牢固固定[3],在去除注射器后切忌勿用力按压针刺部位。对于药品使用前应先进行预热,达到与小儿温度相适应的体温。静脉注射时应注意注射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总之,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通过改良方式纠正,减少因为输液渗漏对小儿造成的不良反应,值得广大医院推广。参考文献[1]仰明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10,7(13):114-115.[2]张丽华•小儿输液渗漏的预防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

7、8):756-757.[3]花芸,刘小文,刘新文,殷艳华•小儿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儿科护理,2006,21(23):30-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