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

ID:53670305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5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_第1页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_第2页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_第3页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_第4页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骨果上骨折疗效观察【摘耍】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三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髒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小儿肱骨髀上骨折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随访8~12个月,均未出现缺血性挛缩、尺神经麻痹、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3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0%o结论闭合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傑上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能够避免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肱骨碟上骨折;闭合复位;扇形克

2、氏针固定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39肱骨傑上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发生于肱骨远端内外傑之上的骨折,多见于5~12岁的小儿。不稳定型骨折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较常见的如切开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等手术方法。目前对克氏针内固定的差异存在分歧。本院近来采用闭合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驟上骨折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胧骨礫上骨折患儿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6岁。左侧骨折26例,

3、右侧骨折14例。均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1.2方法行全身麻醉成功后,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手术台上,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助手握住患肢上臂,术者双手握住前臂作对抗牵引,然后在前臂旋前状态下术者一手维持牵引,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左右对抗推挤,纠正梯偏或尺偏移位。然后肘关节稍屈曲位,术者拇指放在尺骨鹰嘴后面向前推,同时其余四指放在骨折近折端前面向后拉,然后顺势将肘关节弯[ttloC臂X线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用3枚2mm克氏针呈扇形经皮穿入外镰,穿过骨折线,并穿透对侧骨皮质。中间1枚克氏针与肱骨T•纵轴约成45。。术中C臂X线检査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将3枚克氏针针尾在皮肤外折弯

4、、剪断、锂平,敷料包扎。然后屈肘90°前臂功能位行石膏托外固定。3周示拆除石膏托,带针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约6周后拔除3枚克氏针。1.3疗效评定标准将治疗结束后患儿骨折部位的临床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屈伸功能实际情况作为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参考Flynn临床功能判定标准[叮:①优:患儿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0〜5。,携带角为10-15°o②良:患儿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6〜10。,携带角为5〜9。。③可:患儿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11~15°,携带角为0〜4。o④差:患儿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15。,携带角肘内翻。并观察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良率二(优+良)/总例数X100%o2结果术

5、后患儿住院3〜10d,平均5do40例患儿随访8〜12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5~7周,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缺血性挛缩、尺神经麻痹、骨化性肌炎及骨肪早闭等并发症。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3例(57.5%),良13例(32.5%),可4例(10.0%),差0例(0),优良率为90.0%。3讨论肱骨髒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由于肱骨远端较扁薄,肱骨傑上部处于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二窝Z间仅为一层极薄的骨片,该处又是肱骨自圆柱形往下移行为三棱形的应力薄弱点,故易发生骨折[2]。儿童时期肘部关节囊及

6、韧带相对较坚固,故儿童肘部外伤后不易发生脱位,而多发生肱骨傑上骨折。骨飾、飾板是儿童特有的解剖结构,肱骨髀上骨折时这些结构易发生损伤并导致生长障碍,而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牒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如果骨折处理不当容易发牛尺神经麻痹、缺血性挛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因此,选择治疗方法时既耍兼顾方便有效,又要最人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新鲜肱骨髒上骨折,大多主张早期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但一些不稳定型的骨折常常出现复位不理想、骨折再移位等,由于外固定相对不够牢固,制动时间较长,不能早期进行肘关节活动,易引起肘关节僵硬等。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局部创伤较大,对周I韦I软组织损伤重,

7、易引起周围组织疤痕粘连,且术中易造成骨飾损伤,并且遗留切口瘢痕。对于不稳定型、复位不佳的小儿肱骨髀上骨折,全身麻醉下行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可避免发生骨折再移位,达到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选择克氏针穿入方式存在一定分歧,分歧主要来口于采用内外傑交叉克氏针固定,还是采用单纯外礫克氏针固定。交叉克氏针固定牢靠,但内上牒穿针极易损伤尺神经,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作者在传统的外傑2枚克氏针固定的基础上,增加1枚克氏针,使3枚克氏针呈扇形分布,中间1枚与肱骨干纵轴约成45。o扇形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