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

ID:5367313

大小:556.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_第1页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_第2页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_第3页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_倪思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hanghaiEnergyConservation节能技术和产品上海节能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倪思梅周亚素石成君董国强摘要:文章主要介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过程,并与传统的多效蒸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节能效果显著,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设计;节能DesignandAnalysisofMechanicalVaporRecompressionSystemNISi-Mei,ZHOUYa-Su,SHICheng-Jun,DONGGuo-Qiang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operatingpr

2、incipleanddesignofmechanicalvaporrecompressionsystem.Comparedwithtraditionalmulti-effectevaporation,itsenergy-savingeffectisremarkable,therearegreatprospectsfordevelopment.Keywords:Mechanicalvaporrecompression(MVR),Designofsystem,Energy-saving0引言1MVR系统工作原理机械蒸汽再压缩是一种蒸发工艺,是用机械方图1是MVR系统工作流程图,其运行过程是:法将

3、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再压缩,使其压力、温系统启动时,由电加热锅炉向系统提供生蒸汽,原度上升,提高内能之后,再返回原蒸发器,取代生蒸液进入到蒸发器内与生蒸汽进行换热,蒸发产生新汽作为热源使用,其中二次蒸汽中的潜热得到充分的蒸汽,新的蒸汽经过压缩机再压缩,升温升压后,利用,可以达到节能目的。该蒸发系统被简称为替代生蒸汽作为热源,再返回蒸发器冷凝放热,加MVR(MechanicalVaporRecompression)。对比热原液,原液吸收热量蒸发的蒸汽继续进行下一个传统的蒸发系统,由于该系统只需要在启动时,通循环。当系统稳定运行时,电加热锅炉停止运行,由入生蒸汽作为热源,而当二次蒸汽产生,系统稳

4、定系统内部蒸发的蒸汽经过再压缩后作为热源,省去运行,将不需要外部的热源,系统的能耗就压缩机了外部热源,可达到节能的效果。再者该系统还充和各类泵的能耗,所以节能效果相当显著。机械蒸分利用浓缩液和冷凝水的余热,各自通过板式换热汽再压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造纸、污水器预热原液,提高了原液的温度。当系统稳定运行处理、海水淡化等行业。时,如图1,质量流量为MY,浓度为SY,且温度为T1的原液经过两个板式换热器预热后,温度升为T2,【作者简介】倪思梅东华大学暖通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现研究方向是热泵蒸馏系统。本科亦毕业于东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地源热泵系统和建筑节能技术。上

5、海节能SHANGHAIENERGYCONSERVATION392013年第3期ShanghaiEnergyConservation上海节能节能技术和产品进入蒸发器内被加热至蒸发器内压力下的饱和温为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可实现在较小温差下进行传度T3,蒸发产生了质量流量为MZ的蒸汽,蒸汽温度热,表面过热度下降,管表面的结垢情况也可以得也是T3,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升为T4,再进入蒸发到改善。所以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得到了广泛的应器管道内冷凝放热,变成温度为T5的冷凝水,最后用,其设计过程如下:经板式换热器预热原液,温度降为T6后排出。原液首先,计算系统蒸发量。系统质量平衡公式为:在蒸发器内蒸发浓缩后,变为

6、质量流量为MN,浓度MYSY=MNSN(1)为SN的浓缩液,其温度为T3,经板式换热器预热原MY=MN+MZ(2)液,温度降为T7后排出,这就是MVR系统稳定运其中MY、MZ和MN分别为原液质量流量、单位时间行时的工作流程。蒸发器内的真空度由系统中的真蒸汽蒸发量和浓缩液质量流量,单位均为kg/s;SY空泵来控制,真空泵还可以将蒸发过程产生的不凝和SN分别为原液和浓缩液的浓度,单位为g/kg。性气体排出,不凝性气体对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影响由(1),(2)可得蒸发量为:比较大,将其排出有利于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性能。MZ=MY-MYSY(3)SN其次,计算蒸发器内的单位时间换热量。该换热量可由下式得出

7、:Q=CPM(YT3-T2)+MZλ(4)其中Q为蒸发器内的单位时间换热量,kW;CP为比定压热容,kJ/(kg·℃);λ为蒸发潜热,kJ/kg。再者,计算蒸发器总传热系数。其计算式为:1=1+B·D1+1·D1(5)Kh1KwDmh2D22其中K为蒸发器总传热系数,kW/(m·℃);h是管12外蒸发传热系数,kW/(m·℃);h2是管内冷凝传热2系数,kW/(m·℃);D1是管外径m;D2是管内径,m;B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