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ID:5367591

大小:15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_第1页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_第2页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_第3页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_第4页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300 m w 机组 w 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9卷 第1期动 力 工 程Vol.19No.11999年2月POWERENGINEERINGFeb.1999·23· 30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阎维平 高正阳姜 平(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山西阳泉第二发电厂)摘  要  针对山西阳泉第二发电厂30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存在的过热器超温、飞灰含碳量高、结渣等问题,进行了以二次风配风试验为主要内容的锅炉燃烧调整,通过在不同工况下检测炉内火焰温度分布等锅炉运行参数,分析了各主要二次风对锅炉炉内燃烧工况的影响及其调节规律,并讨论了锅炉负荷变化时对炉内温度分布

2、和配风的影响。图6表2参1主题词:电站机组 W型火焰 锅炉 燃烧 试验司技术设计制造,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0 前言然循环、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布置,如W型火焰锅炉燃烧方式在组织无烟煤燃烧图1所示。锅炉额定出力1025töh,计算燃料消耗方面具有优于传统的四角燃烧方式的性能,是解量123.8töh。炉膛宽度24.765m,下炉膛深度决无烟煤着火困难、燃烧效率低的一个重要技术13.344m,冷灰斗一半计起的高度为11.4m;上炉方案。自90年代以来,大型W型火焰锅炉开始在膛深度7.239m,至折焰角鼻部高

3、度为14.39m,炉2我国投入运行,1996年东方锅炉厂采用引进美国膛水冷壁总辐射面积3113m,炉膛出口设计烟温福斯特·惠勒公司技术制造的国产首台300MW1119°C。按设计煤质计算,炉膛容积热负荷120.8机组33W型火焰锅炉在山西阳泉第二发电厂正式kWöm,下部炉膛断面热负荷2475kWöm,上部投运2,现已有十几台国产或进口机组投入运行或炉膛断面热负荷4563kWöm。由于下部炉膛截面在建之中。热负荷低于常规推荐值,因此,为使下部炉膛着火由于W型火焰锅炉炉内流动和配风方式较区域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水平,下炉膛水冷

4、壁敷设四角切圆燃烧炉复杂,燃烧运行技术存在显著的有约占炉膛水冷壁总辐射面积30%的卫燃带。差别,对习惯于传统的四角燃烧运行方式的运行人员来说,普遍缺乏深入的认识和运行经验。因此,锅炉运行中炉膛结渣、过热器和再热器超温、飞灰含碳量高、变负荷运行困难等问题较为普遍。本项工作针对国产首台30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在投产初期所存在的运行问题,对锅炉的炉内配风、运行调节及其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深入认识W型火焰锅炉的设计原理、燃烧配风技术和运行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国产300MW“W”型火焰锅炉的基本

5、特点图1300MW“W”型火焰锅炉整体示意图1-炉膛 2-燃烧器 3-全大屏过热器该W型火焰锅炉采用美国福斯特·惠勒公1998205229来稿,1998209222收到修改稿。©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24·    动 力 工 程第19卷 表1 锅炉设计煤种分析应用基应用基应用基应用基应用基可燃基应用基分析基应用基应用基低位碳氢氧氮硫挥发份水份水份灰份发热量(%)(%)(%)(%)(%)(%)(%)(%)(%)(kJö

6、kg)64.52.252.01.011.659.425.441.523.1523750表2 锅炉风量分配表一次风A二次风B二次风D二次风E二次风F二次风(%)(%)(%)(%)(%)(%)占总风量比例20~259.4~109.4~106~7.213~13.8436~39  锅炉设计煤种为阳泉五矿洗末煤与地方原煤量较少,炉膛出口烟温变化敏感且不易控制,所以的混煤(表1),锅炉实际燃煤的煤质基本在设计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化对炉膛上部过热器的辐射换[1]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燃烧系统采用双进双出球磨热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当锅炉负荷、煤

7、质、配风机正压直吹式,24只双旋风筒分离浓缩型煤粉燃发生变化时,若调节不当均可能引起火焰中心温烧器交错布置在前后墙拱顶上,分离的乏气经乏度和位置的变化。气喷口送入炉膛,调节乏气挡板的开度可改变一若火焰中心上移,由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和次风的煤粉浓度。送入大风箱中的全部二次风采辐射热强度增加,造成过热器、再热器超温,并可取分级送风的配风方式,通过由上至下排列的6能引起炉膛上部结渣;同时火焰行程缩短,甚至火只送风口送入炉膛(依次称为A、B、C、D、E、F),焰发生短路,部分煤粉的燃烧推迟至截面积大大其中A、B为拱部二次风,布

8、置于前后拱顶处;C减少的炉膛上部,使上部炉膛压力出现较大幅度二次风用于油枪供风;D、E、F水平布置于锅炉前的脉动,正压明显,锅炉升负荷加风困难,而且煤后墙,称为前后墙二次风,D风量最小,F风量最粉燃尽性能下降;当火焰中心偏下时,则易造成火大,E风量居中,旨在组织无烟煤的高效燃烧并抑焰直接冲刷冷灰斗,造成冷灰斗严重结渣。制NOx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