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

ID:5368669

大小:1.1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_第1页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_第2页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_第3页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_第4页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第14卷第6期38ADVANCESINFINEPETROCHEMICALS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马素俊,马天态,杨景辉,冯雷雷,孙玉海(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过程,详细综述了国外降凝剂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从化学结构和化学类型上,指出国外降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具有梳状或鱼骨分子结构的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分析了国外降凝剂的合成路线和化学结构,总结出4种降凝剂的改性方法,为我国降凝剂的合成与研究提供思路。[关键词]降凝剂合成现状化学改性e高凝油在原油温度高于凝

2、固点时,油中的蜡国外效果较好的降凝剂有表面活性剂型、马来酸处于溶解状态,流体属于单相体系,流动性与普通酐醇解/胺解类、丙烯酸酯类、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原油无差别,只是重质烃组分含量高而黏度稍大共聚物、聚两性电解质类、共聚型降凝剂等6种。一些。当原油温度下降到凝固点后,蜡晶析出且2.1表面活性剂型降凝剂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液态烃则被分成为烷基苯磺酸钙作为洗涤剂广泛应用于润滑油分散相,使原油失去流动性。行业,然而2004年Blackmon等⋯研究发现,独特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难的线型磺酸盐洗涤剂(结构式见图1)能降低矿物动用的高凝油油藏也

3、逐渐被开发。胜利油田高凝油的凝点,产品中的非极性烃尾的结构是至关重油油藏主要分布在王家岗、潍北、邵家、太平、英雄要的因素。将其作为降凝剂,对SheU60AL油(凝滩等油田,其中王家岗油田储量达50.48Mt,是胜固点一18℃)进行加剂处理,可使原油凝点下降利油田最大的高凝油油田,但自1993年发现以来30℃,比分支型磺酸盐对原油的降凝幅度高出27一直没能有效动用。由于受油藏地质条件、举升℃以上。磺酸官能团和含有的碳酸钙干扰了蜡分工艺、增产技术、降凝剂适应性等方面的限制,高子聚集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引起原油凝点的凝油油田的开发也没有形成一定规模。降低。

4、烷基苯磺酸钙被认为在结构上与聚甲基丙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先进的高凝油降凝剂的烯酸酯(PMA)降凝剂类似。研究成果和应用类型的调研,给出降凝剂的合成思路与趋势,并为胜利油田高凝油油藏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1国外降凝剂的发展降凝技术最早始于1931年,Davis用氯化石蜡和萘通过Fride—craft缩合反应合成降凝剂Paraflow。此后,降凝剂的开发与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大部分以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一马来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均聚物或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型及共聚型降图1线性磺酸盐洗涤剂的化学结构式凝剂。近年来,大量采用引入第三种

5、单体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第三种单体有马来酸酐、甲基丙酸酯、苯乙烯、胺类化合物等。收稿日期:2013一05—10。作者简介:马素俊,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油层保护技术研2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究工作。由于原油中石蜡、胶质含量不等,其分子结构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胜利油田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51)资助。和大小各异,造成了相应的降凝剂品种繁多,目前2013年11月马素俊等.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39Hailz等口。采用单、二、三油酸酯与6一三乙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式见图2)。将其应用于醇胺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了S种新型晶

6、体改性表Kosamba高蜡原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凝剂c面活性剂。将其应用于埃及的含蜡原油1。和降凝剂d借助每个重复单位两个相邻芳香环侧umbarkca20,2。umbarkcal4进行降凝效果研究,实链的作用,降凝效果明显,在加剂量为500mg/kg验结果表明,3种产品对1。umbarkca20(凝点24条件下,分别使Kosamba高蜡原油的凝点降低2l℃),2’umbarkcal4(凝点15℃)均有降凝效果;低℃和18℃。这是因为引入的芳香环可以增强降相对分子质量的6一三乙醇胺单油酸酯(E1T6)凝剂与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蜡晶进一步对1”原

7、油降凝效果最好,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生长,使蜡晶不能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表现出良好6一三乙醇胺三油酸酯(E3T6)对2。原油降凝效果的降凝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000×10。6条件下,分别将1”和2。原油凝固点降低12℃和18℃。2.2马来酸酐醇解/胺解Mohamed等¨1在加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的条件下,通过烷基化萘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烷基萘丁二酰亚胺。将其应用于气体和燃料油,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9200的NA一2产品对气体和燃料油的降凝效果最好,添加量在(2000~4000)×10“下,将凝点降低15℃,比工业化

8、烷基萘的降+a凝幅度高出3oC;而相对分子质量为6700的NA一3产品具有一定的降凝和流动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