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doc

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doc

ID:53699199

大小:5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doc_第1页
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虾池混养杂色蛤的技术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贝类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型病原体,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品种生长,提高和净化水质,达到互利共生的H的,从而提高水域生产力,提高综合纾济效益。此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硬泥或沙泥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模式建设的技术要点如下:一、虾塘选择与清整。①水质水源。蛤滤食水屮浮游生物(硅藻类),要求虾塘附近没有污水注入,海水比重1.010^1.022Z间,水温5°C飞5°C,pH值7.5、8・3。水源主要以利用自然纳潮为主,且无论大潮小潮池塘均能进水为佳。②地势及底质。要求地势平坦,倾斜度

2、小,便于进水淹没,排水干露;底质以硬泥或沙泥为宜,软泥底质不宜利用。③面积水深。面积一般宜在百亩左右,尤以50亩~60亩比较理想。太大不利于池水更新、水位调节以及埋间生产管理;太小养虾投饵水质易变。虾池蓄水深度宜在150厘米、250厘米左右,蛤堤水位100厘米~150厘米。④整埋。—般畦宽3米~4米,高50厘米〜80厘米,长度根据虾塘实际而定,畦间距60厘米、70厘米,以便播种及埋间管理。放苗前10天左右,养蛤坦•应浅锄后进水浸泡2天飞天,后排水进行埠地荡耙抹光,以防浒苔附着滋生,并利于苗种附着及生长。一般以上埠和屮堤养蛤,下埋(低埋)为饵料台。蛤埋面积占虾塘比例20%〜25%为宜。⑤清塘

3、。虾蛤放养前将塘内淤泥、残饵及已干裂的滩涂表层清除干净,然后蓄水进行药物消毒。消毒可采用茶子饼20ppm或生石灰350ppm或漂白粉60ppm。虾塘经清淤、去污、毒杀敌害后,经60

4、1~80戸筛绢过滤,进水洗池,严防各种害卵进入。二、蛤苗播利①播种时间。蛤苗播种越早越好,一般始于农历3月上小旬,4刀上旬结束,通常蛤先虾后,以防蛤受虾伤害。②放养密度。按虾塘水面计,一般亩放养规格在8000粒~1200粒/公斤的蛤苗30公斤'50公斤较为理想,对虾放苗掌握在每亩1万、1・5万尾为宜。③播种方法。播种蛤苗时于蛤埠•两边留出空地10厘米、20厘米,供蛤苗移动穴居,以免进入沟内;蓄水播苗,蛤埋水位1

5、5厘米'20厘米,播苗力求均匀;不宜在烈日、暴雨天气下播苗。三、生产管理。①施肥培饵。于蛤苗播种后或虾苗放养前,施足基肥培养饵料浮游生物,亩施粪肥(鸡粪)50公斤,尿素10公斤,使池屮水色变成黄绿色或浅褐色。虾苗投放后,视水色而定,每半月左右施追肥1次,施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肥lppnTl・5ppni(比例2飞:1),先溶解后喷洒于蛤埋周围水而上。至7刀、8刀水温上升,池内饵料丰富即停止施肥,对虾收捕后应继续追肥。②适吋调水。虾苗放养后15天、20天开始逐渐添水,后根据季节适吋调节蛤母位,温高水深,温低水浅。暴雨后及吋添换新水,以防淡水过多。冷空气前也应适半添水;养殖屮后期要加大换水量,对虾

6、收捕后蛤埋水位降至30厘米、40厘米。③清整浒苔。6月上旬〜10月下旬,虾塘屮极易繁殖浒苔,既消耗水屮营养盐,又覆盖蛤埠影响蛤苗正常生产。可选择大潮期间上午或傍晚,干露蛤埋,捞取清理。④虾塘投饵。虾以鲜活饵料或人工饵料为主,蛤以水屮浮游生物为食,坚持定时定点投饵,保证对虾吃饱;饵料台宜远离蛤埠,防止投饵不足对虾到蛤堤寻食扒苗,影响蛤苗生长和成活。⑤防野害。7月飞月间,选择大潮汛期午后排水,让蛤埠干露2小时飞小吋,用10ppm^l5ppm茶籽饼毒向(敌害),1小吋、2小吋后,随涨潮尽快注换新鲜海水,并及吋更换破损的筛绢。四、收捕。蛤苗经7个刀〜8个刀养殖,于对虾收后,施肥保肥半月~1刀左右,

7、即可排水收捕。五、效益分析。按水面计算,蛤亩产一般500公斤〜1000公斤,规格每公斤200粒~300粒;对虾亩产20公斤,规格11厘米。平均每亩虾塘产值2500元〜4500元,利润1200元~2300元。六、问题及建议。①投饵不宜在蛤埠上方水面,以免蛤苗受对虾损害,影响生长和成活。②对虾收捕时,蛤埋干露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暴晒死亡,收虾尽量在阴天或晚上,收蛤不宜连水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