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

ID:5370553

大小:1.3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_第1页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_第2页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_第3页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民与法·2014年第10期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背景OnPrivateRightAttribute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AndItsPublicRightBackground刘勇军李思雨(中原工学院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内容摘要:近年不少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渐趋公权化,提出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理论。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理论的主要依据,指出“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说法系对知识产权有着更多的公权背景的误读,私权作为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从未改变。澄清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将有力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关

2、键词: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公权背景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1-1233/D(2014)10-51-03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知识产属性从未改变。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公权私权化理论的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同时,知识产主要依据,或可辨识知识产权公权私权化的来龙去脉。权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日渐深入。知识产权私权属性这一、知识产权具有公法的历史渊源一曾经被认为无需争议的问题,也引发了质疑之声。郑成思先生指出,知识产权没有发端于任何一种有学者指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民事权利或者财产权,而是起源于封建社会的特权。④传统学说产出了缺陷

3、,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知识产权最初是以封建社会特权授权印刷专有权和产面,知识产权私权属性有了公权作为补充。①还有学者品专营权的形式确立的,这种特权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从利益平衡角度阐述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传统私权庇护,而不是法定的民法意义上的私权保护,具有浓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正演变为私权公权化,知识产权仍厚的公权色彩。以私权为主,但也具有了公权的属性,体现出私权公从商标法领域上看,15世纪的西方国家,由于印权的一定程度的对立融合性。②有学者强调了知识产权刷术的产生,各位印刷质量良莠不齐的各种书籍充斥具有公法属性,并且知识产权制度呈现的公法化趋势,市场,一些印刷商为了将标识自己印刷书

4、籍质量,开是由于公私权融合背景下,权利社会本位取代个人本始使用特定标识与其他书籍进行区别。行业商会进行位的当然结果。③而对该行业的商标标识进行保护和控制,政府再以特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主张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许禁令的形式予以确认,具有明显的公权性。随着资的学者并不反对知识产权所固有的私权属性,在坚持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私有产权的观念也影响到商标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同时,强调国家公权更多地干预法领域,商标法逐渐被确认为私权。1618年,英国出和介入到知识产权私权运行中,导致知识产权具有了现了第一例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判例。1857年,法国颁某种程度的公权性质。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布的《

5、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化理论有失偏颇,所谓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实际上记和商标的法律》,首次明确了将商标使用作为专有权是知识产权具有更多的公权背景而已,知识产权私权予以保护。收稿日期:2014-06-12作者简介:刘勇军(1982-),男,汉族,河南清丰人,河南工程学院教师,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科技哲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李思雨(1980-),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和只是产权。①李永明、吴益林:《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2004年第4期。②冯晓青、刘淑华:《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载《中国法学》第2004年第1期。③邹波:《知识产权公权属性简探》,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④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51·理论与实践公民与法·2014年第10期著作权最先起源于出版特权,政府通过特许令的本身并没有改变私法本身的属性。形式保护出版商的特权不受侵害,具有浓厚的政府权这种“私法公法化”趋势在知识产权领域,被进力色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出版商单靠自身能力一步误读为“私权公权化”,即知识产权作为私权,其无法阻止他人对其出版书籍的翻印,为

7、垄断对某些书私权行使受到了公权力的种种限制和约束,体现在知籍的印刷权,出版商向政府申请通过审查后颁发特许识产权法律中包含大量的公法规范。然而,私法公法令,来保障其出版特权。这种为出版者提供特权的保化只是说私法制度呈出了社会化和公法化的发展趋势,护令,直至1709年英国《安娜法令》颁布,著作权才限制了私法权利的行使和应用进行了合理正当的限制,演变成一种私权。但并没有改变私法性质,更没有改变私权性质,不能对于专利权来说,为了提升本国技术水平和竞争由此得出“私权公权化”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