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doc

枣核教学设计.doc

ID:53715095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枣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枣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枣核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枣核教学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小小的枣核很不起眼,但在一位久居异乡的美籍华人眼中,来自故乡的枣核却无比珍贵。这是为什么呢?这几颗普普通通的生枣核承载着一份

2、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的散文《枣核》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 2、词语积累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2)找中心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3、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板书)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  )枣核-(  )枣核—(  )枣核—(  )枣核。思考线索的作用。(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四、体悟情感(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

4、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4)作

5、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五、学习写法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6、(2)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中国化的景物简洁质朴的语言七、拓展延伸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

7、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乡愁》、《月之故乡》、《绿叶对根的情意》等)(幻灯片18、19、20、21)八、布置作业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