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

ID:53716209

大小:21.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6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_第1页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_第2页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_第3页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_第4页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修活动方案设计(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修活动方案设计研修主题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研究背景原因1、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预习是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通过预习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局面,为数学教与学打下基础。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铺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将被淘汰。我们的课堂将是民主的、开放的、充满激情和创新的课堂。我们要把课堂发言权更多地交给学生。那么,课堂展示将是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动力,而学生思维碰撞的源动力正是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结果。因此,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2、预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首先是对教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上课听讲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失,带着问题听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听课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数学基础知识的问题解决了,新知识听懂了,问题解决了,作业也完成了,这样学生能够空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习与复习,一旦这种行为进入良性循环,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会与日

3、俱增。3、预习是为课堂学习提前做好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自学过程,预习并不是简单的翻翻课本,它是为学生提供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是一种按照制定计划要求进行自己练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为课堂学习提前做好精神上、物质上的准备的过程。这种自学,从近期目标看,是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从远期目标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预习时,最初是为了完成书后的练习而看书。当学生无法解决练习时,他会认真看例题,对例题与习题进行

4、比较,思考解决例题需要的新旧知识,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长期下来,学生会在预习中逐渐掌握自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提前接触新知识,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这样在教师讲解时,就能主动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听课。活动目标1、师生树立预习的理念。尝试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重点研究针对勐满中学现有条件下的“先学”与“后教”的关系,“先学”要“学什么”,“怎么学”,“后教”要“教什么”,

5、“怎样教”,才能使“学”与“教”很好地衔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渐渐地适应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主动预习,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探索适合龙街中学初中学生数学预习的方法。学生采用怎样的预习方式,设定怎样的预习内容,提前给学生制订预习目标、重点、难点,让学生逐渐学会预习,掌握课前自学的方法,并体会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和预习内容的联系和区别。3、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预习的习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理发展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孩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较弱,很难在短时间形

6、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研究数学教师在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得预设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4、指导学生多角度预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动步骤本课题预计研究一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1、准备与起步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月),搞好前期宣传工作,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析“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目标

7、,确定研究对象。2、实验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7月),学习相关理论。进一步完善研究目标,落实研究内容,全面实施研究方案。3、评估、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整理各种资料,收集相关论文,阶段总结报告,结题报告和反馈教材使用信息。实验步骤:第一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01月)1、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分工。2、申报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前预习的理论、方法及有关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的相关文献资料。由谢东南、官发军老师完成。每位教师写1-2篇学习心得。张云香老师负

8、责收集材料。3、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分析学生在课前预习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由刘俊华、官发军老师完成。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7月)1、针对调查的数据,初步确定研究的框架和原则。集体完成。2、选取典型课例,运用“课前预习”法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尝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