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地球去了.ppt

飞出地球去了.ppt

ID:53722772

大小:1.13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25

飞出地球去了.ppt_第1页
飞出地球去了.ppt_第2页
飞出地球去了.ppt_第3页
飞出地球去了.ppt_第4页
飞出地球去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飞出地球去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4飞出地球去一、牛顿设想: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呢?300多年前,牛顿提出设想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人造地球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那么,在该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速度v如何推算?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慢。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最低发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近地面的卫星的速度是多少呢?提示:同学们算算,近地卫星的周期又是多少呢?思考:我们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70min的卫星呢?不能!!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地球11.2

2、km/s>v>7.9km/s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V3=16.7km/s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人造行星→人造恒星人造卫星概念辨析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r↗v↘近地卫星其它卫星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四、人造卫星的超重和失重1、发射和回收阶段发射加速上升超重回收减速下降超重2、沿圆轨道正常运行只受重力a=g完全失重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

3、天平弹簧秤测重力液体压强计思考:地球同步卫星能否位于北京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所有的同步卫星只能分布在赤道上方的一个确定轨道上。注:为了卫星之间不互相干扰,大约3°左右才能放置1颗,这样地球的同步卫星只能有120颗。可见,空间位置也是一种资源。五、地球同步卫星1、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在轨道上跟着地球自转,同步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周期:T=24h2、所有的同步卫星只能分布在赤道上方的一个确定轨道上,即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离地面高度为定值。h=3.6×107mr=4.2×107mv=3km/sT=24hh=

4、3.8×108mr≈3.8×108mv=1km/sT=27天h≈0r=6.4×106mv=7.9km/sT=84分钟同步卫星近地卫星月球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月球三者比较例题分析(双星问题)解题要点:①双星的向心力大小相同②双星的角速度相同凡是人造卫星的问题都可从下列关系去列运动方程,即:重力=万有引力=向心力例1: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半径增加为原来的2倍,那么从地球发射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A.倍B.倍C.½倍D.2倍B例2: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使人造地

5、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C.第二宇宙速度使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D.第三宇宙速度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A例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B.它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它的周期是24h,且轨道平面于赤道平面重合D.每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一样的ACD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 加速度;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 上的b,b减速可等候

6、 同一轨道上的c;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 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 速度将增大。例题分析D小结: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二、同步卫星1、周期T=24h2、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