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

ID:53724143

大小:429.00 KB

页数:101页

时间:2020-04-06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_第1页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_第2页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_第3页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_第4页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施工组织设计南光高速项目管理知识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深圳市南头至光明高速公路工程(桩号K10+450~K13+00)《招标文件》、《补充文件》。2、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则。3、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4、本单位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及科技成果。5、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本投标人的企业劳动定额及其它有关文件等。6、国家、当地政府及业主在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土地租用等方面有关的法律、规定。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每项工作开始前主动到当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获准后实施。2、严格执行业主对施工有关要求及规定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3、认真执行合同文件要求和双方约定条款。4、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结合当地的地质水文条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5、以减小交通压力、保护管线安全、重视文明施工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6、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工程成本。7、积极应用“四新”成果,确保工程质量,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施工工期。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南光高速公路是深圳市规划的“七纵十三横”-101-干线路网体系中的一条纵向高速公路,同时也是深圳市近期计划建设的“一横八纵”干

3、线道路中的一条纵线。南光高速公路南接南坪快速路(二期工程),北经龙大高速公路与常虎高速公路相连。其功能为疏导西部通道和西部港区的交通流量,实现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把深圳市的重要港口、机场、口岸、铁路直接或间接进一步联为一体,加强了深圳市过境交通的快速通过和城市出行交通快速集散。因此,它的建设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深港西部通道的作用,进一步缓解深圳西部经济发展辅带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对实现“将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成为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基地和地域性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南头至光明高速公路工程起点位于麒麟路终点东侧接

4、南坪快速干线(二期工程);终点在松岗镇罗田工业区北面接龙大高速公路松岗互通立交,路线全长31.14公里。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10+450~K13+000,线路全长2.55公里,途经铁岗水库、塘头村、在K12+422.61处上跨机荷高速公路。全线构筑物中有桥梁10座,其中:K10+883河背大桥,全长356m;K11+661.5塘头大桥,全长106m;K12+325塘头互通主线桥,左右均长364.5m(左幅363m、右幅366m);塘头互通B匝道桥,全长124m;塘头互通D匝道2号桥,全长305m;塘头互通F匝道桥,全长108m;塘头互通H匝道桥,全长175m;中、小桥3座,全长38.2

5、4m,其中:塘头互通D匝道1号桥,全长8.6m;塘头互通FK1+189匝道桥,全长8.6m;塘头互通FK1+660匝道桥,全长21.04m;土石方工程,填方571442m3,挖方560117m3;通道及涵洞21座以及路基防护工程。线路前段途径地段位于一级水源保护区,末段上跨机荷高速公路。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本标段以低(残)丘陵地貌为主,低(残)丘陵主要分布在标高30~150m之间,山体平缓,自然坡角5~15°,局部达到30°。2、气象气候-101-本合同段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其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夏季长,冬季不明显,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大,气温的年差和日差均较少

6、,多年平均气温为22.0°C,极端最高气温为38.7°C,极端最低气温为0.2°C;年降雨量较多,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33.2mm,年最多降雨量为2662.0mm,年最少降雨量为912.5mm,雨季为5~9月,多年平均雨日为144.7天;年均台风数量为7.3次,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尤其7~9月为盛期,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多年台风期平均降雨量为689mm,台风最大降雨量1648mm,台风风速达(26m/s),风向多变,以西北及西南风较多,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3、工程地质、水文我合同段所涉及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路线前段通过处主要分布在上间低洼地、低台地平坦区及河溪两侧,以灰白、灰黄

7、色为主,夹褐黄,灰黑色。该层岩性变化大,岩性主要有含砂(砾)粘土,含粘性土粉细砂、中砂、砾砂等,局部见淤泥及淤泥质土。路线末段主要在分布在以褐红、褐黄色为主;砂岩分布区以含砂亚粘土为主,粗粒花岗岩分布区为砾质亚粘土,混合花岗岩分布区以砂质亚粘土为主。地下水质类型为HC03·C1-Ca·Mg型为主,其次为S04·HC03·C1-Ca·Mg和HC03·S04—Ca型,PH值为5.3~6.12。三、设计标准本合同段平面线型为S型弯。起点K10+450前行38m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