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pdf

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pdf

ID:53725951

大小:197.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pdf_第1页
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1期山西建筑Vo1.40No.12014年1月SHANXIARCHITECTUREJan.2014·79·文章编号:1009—6825(2014)01—0079—02理县地区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和特征及成因分析苏明会马心德(1.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武汉430223:2.四川省)台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四川攀枝花617027)摘要:在对理县地区泥石流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环境背景,分析了泥石流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为理县地区泥石流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四川盆地内的高山

2、峡谷地区,由于地壳的相对不稳定和地壳要以携带泥砂的洪水为主,其流速约4m/s~5m/s,流量约活动,使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尤其是“5·l2”900m/s,平均泥深约5m,最大泥深可达10m。初步统计,本次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震后依然对灾区泥石流活动总计启动物源达55X10m,约有45×10m物质顺重建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研究区内泥石流特沟停积,大约有10×10m物质进入杂谷脑河,杂谷脑河3/4河征及成因对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床被泥石流堆积物侵占,少量物质被携带走。野外调查结果表理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藏族

3、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明,形成区泥石流冲淤深度一般在3m~5m左右,最大冲淤深度理坐标为北纬30。54一31。12,东经103。12一103。54。地处川西可达10m左右;野外调查显示,流通区泥石流冲淤深度一般在北高山、极高山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境内群山连绵,山峰海拔高2m~5m左右,最大冲淤深度可达10m左右;堆积区沟床地形相程多在4000m以上,河谷深切,主干河流下游多峡谷,物理地貌对开阔,沟床纵坡降较缓,利于泥石流的堆积。十分发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沟域内海拔4000m以上为冰川地貌,根据区内沟域和物源情况,泥石流属暴雨兼冰川沟谷泥石流,属于稀性泥石流。结合1地质环

4、境背景境内河沟汇水面积大(95kin),冲沟内游物源丰富,以甲司口沟1)气象水文。理县属亚热带气候,全县气温年差较小,日差泥石流为例,按一次堆积总量划分为大型,按洪峰值流量划分为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1.4℃,变幅在10.5℃一12℃。降水量差特大型(1350m/s),可判定为特大型泥石流(见表1)。异显著,由东向西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根据相关气象资料,降表1泥石流暴发规模分类雨量各月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9月,累计达420.6mm,占分类指标l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甲司口沟全年降水量的69%。2)地形地貌。地形坡度陡,多在20。~50。之一次堆积总量/×104mJ>10010~1

5、00(、/)1~1O200(、/)1oo~2oo50—1oo<50l350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主要的地貌单元,依据其成因5·12地震后,沟域内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可参与泥石可分为冰蚀、冰缘极高山区,剥蚀侵蚀高山区和侵蚀深切河谷区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量也大大增加,且“7·6”泥石流使沟床下三种类型。3)地层岩性。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及古切严重,从而使沟道两侧斜坡更加趋于不稳定,在地表水冲刷、侵生界部分地层,次为燕山期至印支期的岩浆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蚀作用下将会失稳产生更多

6、的崩塌、不稳定斜坡灾害,从而为泥层。变质岩分布最广,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和砂质板岩,岩浆岩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源。一旦遭到较大暴雨,势必将引发特零星分布,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质侵入岩。4)地质构造大型泥石流灾害。综合判定,境内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及地震。境内经历过多次构造变动,形成了扭动构造体系的热务判分值为119分,易发程度为极易发,目前处于发展期。而且其沟旋卷构造。主要有薛城s形构造和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且以褶汇水面积大,峰值流量相当大,其破坏力强、危害性大。皱占主导地位,多为倒转复背斜、倒转复向斜,断裂以压性、压扭3成因分析性为主。理县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中段,地震时

7、有发生。据理县地区主沟及支沟小沟沟域内地形陡峻,沟谷纵坡大,为1952年~1984年间历史记载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地震197次,水源和泥砂的汇聚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震后河沟内两侧其中2级~5级地震152次,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映秀8.0级山体崩塌严重,中下段两侧山体水土流失较强烈,以及沟道内大地震是理县有记载以来危害最严重的地震。研究区地震峰值加量的沟道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而速度为0.1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5)工程地质。区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