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

ID:53728662

大小:357.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_第3页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_第4页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12期水处理技术VO1.38No.121222012年12月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Dec.,2012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徐军,潘杨z,李大鹏Lz,俞苗新·,赵印举1,成吴1(1.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1)摘要:污泥转移SBR工艺通过并联运行SBR反应器之间以污泥回流方式相互转移,增加反应阶段污泥量而提高系统的除污性能,并减少沉淀阶段污泥量而提高系统的容积利用率。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该新工艺在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

2、响。结果表明,溶解氧对于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而对TN和TP的去除影响显著。当溶解氧质量浓度控制在1.0~1.5mg/L时,系统对于COD的去除率为83.8%,出水COD均小于60mg/L;系统对于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7%和93%,平均出水T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9、0.19mg/L。通过物料衡算发现,系统中TN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同步硝化反硝化完成的,占系统TN去除量的55.6‰关键词:序j}匕式活性污泥法;污泥转移;溶解氧步硝化反硝化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70(2012)12.0122.005,随着水体

3、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污水排放响最为显著[4-5]。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标准的不断提高,脱氮除磷己成为了当前污水处理由于硝化和反硝化对DO的需求不同,因此必然存领域研究的热点。在众多工艺当中,随自动化控制技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能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因了进一步优化新工艺的运行控制条件,研究了在不其特有的优越性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现同DO质量浓度控制水平时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今SBR工艺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容积利用率低、脱响,同时探讨了氮的去除机制。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等缺点【”,这严重限制了SBR工1

4、试验部分艺的处理能力。为了改进现有SBR工艺,在分析传统SBR工艺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泥转1.1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前置厌氧生物选择器、2个序批式移”的概念。污泥转移SBR工艺是传统SBR工艺(SBR)反应器2部分构成(见图1),每个SBR池的一种变型,在并联运行SBR反应器之间,通过污底都设有泥斗。其单个反应器有效容积分别为4.8、泥转移使得处于反应阶段SBR池中的微生物量呈现动态增加,从而系统的除污性能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处于沉淀阶段SBR池的泥面高度及污泥总量,最终提高了系统的冲水比及容积负荷,因此也解决了现有SBR工艺容积利用率低的问题[2-3]

5、。通过污泥转移还可以使整个系统的污泥性能趋向一致,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在实践中发现溶解氧(DO)这一运行参数对于系统污染物的降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机制中氮的去除影Fig.1Schematicofexperimentalapparatus收稿日期:2012—02—28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315);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2010.K6—26);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ZD101204);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徐军(1989一),男,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工程

6、联系作者:潘杨,硕士生导师:E-maihpanyang@mail.usts.edu.ca徐军等,溶解氧对污泥转移SBR工艺除污性能的影响12316.8L。SBR池内设进水管、微孔曝气装置和出水下运行时,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29~1.81kg/(m3.d);管,生物选择器与主反应器内均设有搅拌装置。进水出水COD都小于50mgm,平均去除率为84.9%。因和污泥回流通过三台蠕动泵控制。由电磁阀和空气此,在模式B和模式c下,污泥转移SBR工艺出水阀分别控制系统中的进水、污泥回流(转移)、出水COD能够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和曝气,所有阀门和蠕动泵的

7、启闭均采用PLC自动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控制。1.2试验方法活性污泥取自苏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好氧段;试验用水来自苏州科技学院电子学院的槲生活污水。试验期间的原水水质如下:COD为234~347mg/L(平均为293mg/L),PO43‘一P质量浓度为1.5~5.3mg/L(平均为2.9mg/L),NH4+.N质量浓度为21.9~46.8metE(平均为31.9mg/L),pH图2不同溶解氧下COD的去除为7.0~7.8(均值为7.4),温度18"~30℃(平均为Fig.2CODremovalunderdiferentconc

8、entrationsofdissol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