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

ID:53728765

大小:317.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_第1页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_第2页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_第3页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第6期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钻探工作回顾与技术对策孙丹,黎波,刘卫东(1.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61;2.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四川I成都610061)摘要: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四大基本类型铀矿之一,在我国铀矿资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十大铀资源基地之一。虽然它是当前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勘查的第一个突破口,并已经勘查开采近半个世纪,但在钻探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难题。回顾了若尔盖铀矿区的钻探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阐述了应对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复杂地层的技术措施.关键词:碳硅泥岩型;铀

2、矿;钻探;技术对策中图分类号:P5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14)06—0024—04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是中国重要的十大铀资源(矿)芯采取率低,勘探T程的质量不高,钻孔不合格和基地之一,位于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的四川I省若尔盖见矿钻孑L不合格率都在50%以上。县境内,其东部延伸至甘肃省迭部县,呈近东西向带状1钻探工作回顾展布,东西长近50km,南北宽8~10km,面积450km,I.I第一轮地质勘查钻探工作由多个大、中、小型铀矿床组成,是目前中国矿床数量早在1959年,由甘南地质队在陔区发现铀异常。最多、规模最大、T业意义和经济意

3、义显著且发展前景自20世纪60~90年代初,前人曾对该矿田做了大量_T明朗的碳硅泥岩型铀矿田。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先后有省四川I地质局405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于白龙江复背斜西段队、202队、川西北地质大队、核工业西北局217大队等次级白依背斜北翼,矿床沿白龙江深大断裂带北盘呈8个地质队及贵阳地化所、地科院矿床所、核丁业第三带状分布,受白龙江深大断裂带构造活动影响,区内断研究所、核工业西南地质局等单位进行过勘查和研究,裂构造十分发育,次级断裂交错切割。若尔盖碳硅泥共投入钻探工作量17万余米。岩型铀矿为沉积变质岩,主要有碳质、硅质、粉砂质板钻机设备

4、(见表1):地表钻机前期以100型和300岩等,以板岩和砂岩为主,含有少量硅岩、灰岩。构造型为主,中期以300型和600型为主,后期以1000型钻发育,换层极为频繁,地层复杂,岩石破碎、漏失、事故机为主,柴油机动力驱动;坑道钻孑L采用KD-100型钻多发,施工难度很大,在前人的地质钻探工作中,岩棚.表120世纪60—90年代钻探基本情况钻进工艺:前期以钢粒钻进为主,中期以合金钻进56mm普通金刚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试验,取得了为主,后期引进采用金刚石钻进工艺,以56mm普一定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四川地矿局405对在此曾通金刚石双管单动取芯钻进为主,并进

5、行了少量的尝试绳索取芯钻进T艺,终因孑L斜、钻杆内泥皮结垢等$收稿日期:2014—03—29第一作者简介:孙丹(198l一),男(汉族),四川绵阳人,_1程师,现从事固体矿产勘探技术与管理丁作。2014年第6期西部探矿工程25原因,导致绳索取心钻进]二艺试验失败。(3)地层复杂,是国内典型、少见的“五毒俱全”复钻孔倾角:地表钻孔倾角为75。,坑道钻孔40%为杂地层。倾角1。~2。的水平钻孑L,6O%为倾角45。~55。的斜孔。①岩石可钻性等级变化大。残积层仅为Ⅱ级,板钻孑L结构:大部分采用4~5级孔径结构(150mm、岩层为Ⅳ级,灰岩层Ⅵ级,硅岩层高达Ⅸ级

6、。O~400m130mm、llOmm、91mm),以150mm开孔为主,为浅变质粉砂岩夹杂碳质板岩和含硅质碳质板岩。前期以91ram终孔,后期以56mm终孔,护壁措施主岩石完整性差。据现场统计板岩占55%,砂岩占要为套管,套管层数多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44%,板岩和砂岩的ROD值<20%。泥浆体系:初期采用清水钻进、普通泥浆、一般黏②以ZK0-12孔为例,该孔穿过的炭质板岩有二土+香叶子粉+碱;中期采用钙基泥浆;后期引进了低十余层,累积厚度达到近600m,炭质板岩单层最深厚固相泥浆体系,但未能达到理想的护壁效果,大多仍依度达到l12m,其中碳质板岩是典型

7、的水敏复杂地层,靠套管护壁。这是钻探施工的最大障碍,该岩层结构极为松散破碎钻探效率:南于20世纪60~70年代生产力低下,呈粒状,水敏、遇水剥离、坍塌、钻孔超径,岩层漏失、制约了钻探生产,加之自然环境恶劣,致使钻探生产效地层造斜等,极易引发钻杆折断、甚至找不到断头等率很低,地表钻探台月效率在180~200m/台月左右,钻孑L内事故。孑L施T周期长;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引进了小口③地层漏失严重。通过两百余次的堵漏尝试,包径金刚石钻进T艺,钻探效率有所提高,坑道钻孑L回次括用惰性材料、石灰乳泥浆、水玻璃+氯化钙速凝浆液、进尺为0.43~0.88m/回次。

8、水泥等堵漏手段,成功率仅为45%-50%左右,钻孔内1.2第二轮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