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

ID:53728912

大小:146.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_第1页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_第2页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_第3页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百岁军医大哥的出发与到达:=:丁鸿慈特殊寿礼今年夏初,我赴西安,为我那同父异母的百岁长兄祝寿。老寿星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丁鸿才。我奉上的寿礼是一座黄洋木浮雕——码头边一艘帆船正欲扬帆启航。底座上刻着一行红字:“南船北马:人生旅途从这里启航”。另外,我还带去一张旧《淮安日报》,该版背景图案为航拍里运河闸口、中洲岛及河两岸风景。老寿星看见礼物,十分欢喜,一会儿睁大眼晴在那彩版报纸上寻寻觅觅,一会儿又仔细端详木浮雕,像小孩子一样,爱不释手。在场的亲友大都不解,为何老寿星独对这份寿礼感兴趣?闸口情结事情还需追溯到10年

2、前。2001年初,中央军委颁发命令:丁鸿才教授晋升为专业技术三级,享受副军级政治、医疗待遇。春末夏初,即将正式退休的鸿才大哥,在阔别故乡涟水63年后,携长女蓉民、儿健民返⑨乡寻根。待探亲活动结束后,我把大哥一行三人接回淮阴。原本打算安排他们先休息半天,再去市内参观、游览。岂料大哥执意要去闸口一带看看。现在的闸口已成脏乱差的代名词,因为那儿专卖生产、生活资。料、废旧物品。到了闸口后,老人家面对中洲岛及运河两岸,指指点点,说上世纪30年代,哪里是石码头街、福音堂、仁慈医院,哪里是轮船局、臧家码头、文庙。随后他又领我们去寻访清江浦楼、娃娃井。

3、临走时,还特地返回闸口,去花街东头一家日杂商店买了五只高脚蓝花撇子碗,留作纪念。最后还面朝西依若飞桥栏杆,让我为他照一张像片。在车上,他感慨地说:“里运河上的闸口、轮船码头,63年来,不知在我的梦里出现过多少次!”为什么老人家对里运河、闸口、轮船码头如此情深?缘于此地曾记录了一个苏北少年远赴江南求学的艰辛历程。驿站印记1929年秋,15岁的鸿才从涟水县实验小学毕业,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今南师附中)初中部。当时在涟水行医的父亲雇了一辆驴车将长子鸿才送往清江浦,在臧家码头附近的旅店住了一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把他送上“镇清

4、班”客轮。少年学子将独自乘船到镇江,转乘火车到南京,开始他长达十余年的求学之旅。直到1937年,在江南求学8年整。1932年秋考入省立苏州高中,1935年秋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六年制口腔本科。1937年因首都南京即将沦陷,中央大学西迁成都,加之生母病故,父亲因抗战爆发停办“广恒医药局”,投奔抗日军队,任某骑兵团上尉军医,转战于晋、鲁、豫、苏正面战场,战乱年代的学子有家难回。抗战胜利后鸿才随中央大学回迁南京。1946年,父母亲带着儿女也迁往南京定居。从此,老家已无至亲。鸿才也就从未回过故乡。但在抗战前的9年里,寒假、暑假,南京、苏州1,

5、随着时空的转换,这个来自涟水的稚嫩的少年已蜕变成一个青年大学生。这⑤一一—一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然难以忘怀。旧时交通落后,与亲人一别何时见面,给远行人的离愁之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江南求学,镇江、清江浦是中转节点。特别是清江浦,这个古运河上南船北马的驿站,曾给异乡求学少年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徒步返乡因当年“镇清班”航线上的班船需用时两天一夜。因此,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清汀浦是必宿之地。特别是寒假返乡,班船到港,往往已是深夜。到涟水县城,既无车,又无船。途中土匪出没,夜里步行不安全。只有投宿,第二天再作打算。因是穷书生,旅店有时住

6、不起,轮船码头的候船室、福音堂的走廊、仁慈医院的门厅、文庙的廊檐、花街上的澡堂都曾是少年学子的栖身之所。特别是1932年初,因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局动荡,时读初三的兄长不顾天寒地冻,匆匆返乡。在镇'?T下了火车,赶往汀边轮船码头,方知大运河结冰封冻,“镇清班”停航。他心中一沉:此地举目无亲,只有过江北上一条路。过汀后,沿大运河东岸一路北上,坐过马车、独轮车。钱花光了,就步行。此时,运河上下千里冰封,里下河平原漫天飞雪。他肩背铺盖卷,手提装满书籍的网篮,饥餐渴饮,皆靠“化缘”;晓行夜宿,居无定所。祠堂、土地庙、农家牛屋,皆为宿处。

7、经艰难跋涉,几天后终抵清江浦。虚弱之极的他只好投靠父亲早年在仁慈医院学医时认识的美国医师。刚踏上房主人的台阶,他就晕厥过去,后经洋大夫一家的经心调养,两天后方“出院”返乡此次经历,坚定兄长选择学医,一生从医,救死扶伤的信念。医学报国七七事变”后,日军轰炸南京,他随校两迂成都。闭之痛更⑩一——激发了他的学习报国之志。1941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任助教。不到一年,便开设了《口腔胚胎组织学》《口腔病理学》两门课程。抗战胜利,他满怀喜悦随校东归南京,最早牵头负责医院口腔外科临床工作,主讲《口腔外科学》。南京解放前夕,惜才、爱才的导师受

8、校方委托,高薪相邀,让他去台湾发展,他婉言谢绝。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南京解放后,学校更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不久医学院纳入军队系列,先后更名为华东军区医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