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pdf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pdf

ID:53729545

大小:227.6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pdf_第1页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总结.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研究2014年7月·第31卷第七期n1.总结■韦登龙(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安龙552406)水稻是我镇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65%,也是进了根系的生长,地上部份的生长受到一定限制,苗高比两段人们最重要的主食,对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增长和稳定起着重要育秧矮,秧根短、粗、白根多,达96%以上,而两段育秧则相反,作用。寄栽缓苗后,由于整个秧苗均处在高肥水条件下生长、苗体高随着农业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生产条大,秧根长,总根数虽然比旱育秧多,但白根少,仅占总根的件的改善,水稻栽培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探索,研究

2、30%,两段育秧鲜重显著高于旱育秧,但于鲜重比例旱育秧达适宜我镇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25%以上,而两段育秧仅占17%,表明两段育秧苗体细胞含产量和效益影响因素试验,现总结于后。水量比旱育秧多,这不仅对移栽时运秧增加劳动强度,而且也不耐植伤、加之白根少,移栽后重新长根换叶,缓苗明显,而1、试验材料和方法:旱育秧则相反,移栽后返青快,无明显返青期。水稻旱育秧与两段育秧苗期出叶规律和分蘖特性比较(表一)1.1试验区域、试验在龙山镇新场坝居委会坡福组韦文康播种后天责任田进行,前茬小麦,肥力中等且分布均匀,海拨1060m,数处理

3、51015202530354()4551年均温16.3C0,年降雨量1I15ram,面积1180m2,潮沙泥土。A叶龄092O2636435258636873分蘖OOO0.712192()2223241.2供试品种,Y两优5845.由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叶龄09192536435157637O76提供。分蘖0()00.61119202222231.3试验设计:A、早育秧无纺布搭供架覆盖育苗;较两C叶龄11922334149556.17377段育秧提前10天播种;B、旱育秧薄膜平覆,齐苗后揭膜,较分蘖0000.4101820212425d叶

4、龄118222838485971747,88两段育苗提前10天播种,C旱育秧薄膜平覆,齐苗后揭膜与(ck]分蘖00000031423232两段育秧同期播种;D、两段育段(对照)采用地抗保温育小.4水稻旱育秧与两段育秧秧苗素质比较(表二)苗;2.2叶寄栽秧田共四个处理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苗高绿叶/带蘖根长根量(条/株百株苗重(g)苗数秧田积20m2。处理(个/(株/与大cm(株)cm总根白根鲜1.4试验方案:本对比试验,是在同一品种组合,管理条件,株)m)田比A2761362.441454518547599266施肥水平,不同时间播种,同一

5、时期移栽,其它管理同常规。B286124223941544151825476282791.5各处理均在主茎7.5叶移栽,宽窄行栽插(33+22)C29.6142443451434217545710316×20em,穴插1粒谷秧,大田亩施农家肥900公斤,45%复D36214合肥30公斤作基肥,栽后10天结合施除草剂,亩施尿素5公斤。(CK).224965291650587205911.6秧苗期和大田期每处理定点2O株观察记载生育期,出2.3水稻旱育秧与两段育秧对生育进程和群体结构的影响,叶速度,分蘖动态,移栽前每处理取20株考察苗高,绿叶数,水

6、稻旱育秧,播种出苗到穗分化出叶速度比两段育秧慢,营养分蘖数、根长、根量、白根数、干鲜重、移栽时计算成秧率,生长经历的时间比两段育秧长,而穗分化到成熟两者基本一致,秧田与大田比,成熟时按常规方法测产考种,分小区收割酒干因此,旱育秧由于营养生长期长而使全生育期比两段育秧长(表扬净计产,进行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三),从表三看出,处理c全生育期161天比对照处理长5天,而且,随播种期提前,生育期越长,如处理A和处理B比对2、结果分析与讨论照提前1O天播种,全生育期比对照长9天,尽管如此,由于旱播,其成熟却与两段育秧同期,表明旱育秧稀播育大苗适当2.1秧

7、苗期早育秧与两段育秧出叶规律及分蘖特性,两段提前播种,能在预定时间内抽穗,成熟,另外,旱育秧在早播育秧由于寄秧植伤换根缓苗,四叶期前出蘖缓慢,返青分蘖发的情况下,大田分蘖期比较长(表四)对养份的吸收和消耗也生后大量新根形成,出蘖速度加快,而旱育秧则相反,观察结较多,当养份供应不足时分蘖死亡较多,成穗率下降,亩有效果列于表一,从表一可以看出,两段育秧分蘖的发生推迟到播穗不足,虽然穗型大,结果补偿不了由于穗数不足的负效应,种后30天,即主茎5叶后半期,而旱育秧则在播种后2O天,发挥不了旱育秧的增产优势,因此,认为在底肥施足的情况下,即主茎4叶前半期

8、就产生分蘖,表明两段育秧受寄秧植伤影响,分蘖肥的施用应适当推迟,调整前肥后移,确保分蘖期有效养分蘖的发生产生一个缺位,表中还可以看出,两段育秧分蘖发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