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pdf

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pdf

ID:53730845

大小:175.5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pdf_第1页
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01l7孳馨静翡庭审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力口-Or贝日(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洛阳471023)摘要:法庭语言是法律语言的一种,最鲜明的特点是精确性和严谨性,但同样不排除模糊语言的使用。在对法庭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功能、生成机制进行综合研究时,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能够揭示出庭审参与者为何、怎样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使用模糊语。关键词:法庭语言;模糊语;语言顺应;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46(2013)02-0042—02庭审语言指在特定地点,按特定的规则程序.由具有

2、论的语用研究》的文章中首次提出顺应论,并把它定义为不同目的的庭审参与者(如检察官、法官、被告、原告、证“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上有关的语言现象做认知、人和律师等)主动或被动参与的,为取得一个符合各自目社会、文化上的综观”。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的和利益的结果,以互相说服为方式而进行的话语活动。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或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作为一种规约性很强的语言。庭审语言应遵守法律语言右的语言选择过程”。他强调语言使用过程是语言的选择.中精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但是模糊语在使用中却频繁过程,这种选择以

3、语境、语言结构和语用策略为基础,动!出现。事实上,模糊语这一语言现象是庭审参与者为了顺态地根据说话者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进行。说话者之所!应各种语境因素而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交际策略。以能在语言中不断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本文拟用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variablity)、商讨(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论框架,对庭审语料中模糊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动态研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究,以此分析庭审参与者选择模

4、糊语的心理、社会等主要人类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做出各种语言选因素。择。顺应性是使人类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一、模糊语言学的理论背景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性。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类语言交语言的顺应及语言的表义功能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语境往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如日常所提到的个子高低、身材胖关系的顺应、语言接受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瘦、体温有点热等都是模糊性的典型应用。模糊现象很早的意识程度。就被人关注,直到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于三、庭审

5、语中模糊语的语用研究1965年在专著《模糊集》中首次提出模糊集论这一概念,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人们在选择语言进行与模糊相关的各类新学科才开始涌现,其中也包括模糊交际之前.总会结合语境和交际目的等因素考虑选择哪语言学。心理学家Deese(1974)从认知结构角度解释语言种语言形式和结构,最终通过动态的、协商的、弹性的顺中的模糊现象,他认为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模糊语是先应和调整。做出最适合的选择使交际得以顺利完成。笔天存在于人类语言认知力中而非语言系统中的。者根据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对庭审话语的实Chan

6、nell(2000)在VagueLanguage中也曾明确指出:“语言际语料进行分析,详细讨论在法庭审判语篇中模糊语的运用中出现的歧义、含混表达的不确切现象都是属于模生成机制以及功能。糊语言范围”。1.庭审语中模糊语的变异性伍铁平教授是我国最早引进并研究模糊语言理论的语言的变异性体现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语语言学家。他在《模糊语言学》(1999)中用多种语言对“模言的选择能够同时发生在任何的语言层面上,如语音、语糊”的词汇进行对比梳理,并对模糊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调、词汇、句式、篇章等。由于语料选自庭审笔录,因

7、此很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之后冉永平教授(1995)对模糊限难从语音层次分析,但可以看出模糊语在词汇、句式和篇制语(hedges)进行了语用分析,何自然教授(2000)从语章层面上都大量出现在庭审语料中。用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日常会话中语用模糊的使用。辩护人:在当时的情形下,你是否确定他手上拿着的二、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是一把刀?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1987年在题为《作为顺应证人:不是很确定,反正他手上拿着东西。作者简介:贺音(1983一),女,河南洛阳人,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这里。证人为了

8、避免语言过于绝对而使用“不是很”使肯定的语气趋于缓和,避免造成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这一模糊限制语表达她的不确定性,让听话者自己推断人的印象,表示出了律师对审判员的尊重.这种陈述使审辽辽出事实真相,因此证人证言的真实度发生改变、削弱.从判人员在辩护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顺应了其作为话丁丁而顺应了交际目的。再如:语权力一方的心理.又在庭审这一社交场合顺应了双方经经济济律师:请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