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

ID:53738409

大小:577.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1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_第1页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_第2页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_第3页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_第4页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1卷第4期434-441页山地学报Vo1.31,No.4pp434-412013年7月JOURNALOFMOUNTAINSCIENCEJuly,2013文章编号:1008—2786一(2013)4-434-08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邵天杰,赵景波,董治宝(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为查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沙山的成因与发育机制,在沙山密集分布的中心地区选择典型高大沙山作为研究对象,将单个沙山的物质组成与地貌分带相结合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通过粒度分析获得了沙山不同剖面、不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各

2、粒级含量的变化等数据,并进一步探讨了粒度组成和含量变化与沙山地貌分带、形成风动力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为粗粉砂、极细砂、细砂、中砂、粗砂。其中细砂含量最高,中砂、粗砂次之,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较少。2.沙山迎风坡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比迎风坡下层和背风坡表层要粗,其搬运介质的平均动能也最大。3.从沙山坡脚到坡顶粒度组成均呈现由粗变细的趋势,这是由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受到的动力作用存在差异决定的。4.沙山迎风坡不同部位的坡度、沙丘类型与分布在纵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可将其分为风蚀粗化的平沙洼地带、稀疏简单的新月形沙

3、丘或沙丘链带、密集叠置的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带、陡峭的主峰带等4个地貌带。5.组成沙山的风沙物质不是一次搬运到达沙山中上部的,而是经过了多次的风力搬运阶段才达到的。关键词:沙山形成;地貌分带;粒度成分;巴丹吉林沙漠中图分类号:P931.3文献标志码:A巴丹吉林沙漠极其高大的沙山与湖泊交错发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复合型沙山是更新世起伏的地貌景观为世界罕见,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沙漠的沙质下垫基底与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互作用的地理学者关注的焦点一。目前,关于巴丹吉林沙结果,而且复合型沙山的形成还受到钙质胶结层的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原因与发育机理仍存在较大

4、的争影响,古风况的变化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议:楼桐茂认为流沙直接覆盖在石质低岗之上,Cooke[163认为,世界上的复合型沙山均是以固体核是形成沙山的基础,沙山的形态受下伏基底地形的心为中心发育而来的。Jocrson等¨通过风洞模型控制。孙培善等认为地质构造运动导致沙漠地实验发现,水平气流吹过起伏山地或丘陵时,在山地表发生褶皱隆起,从而形成了沙山。谭见安_】。。认为或丘陵的背风面一定范围会出现气流的波状运动。沙山的下伏基底是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形成的古老沙当波状运动的气流再次遇到起伏地形的影响后,会丘,这些古沙丘形成后被钙质胶结层固定,现代流

5、沙将这种波状的运动形式不断地向下传递,进而使得在起沙风的作用下覆盖在古老的沙丘之上形成沙来自上风向的沙物质沿起伏面不断地堆积。Wilson山,沙山的形态受控于风况。王涛等卜分析了沙和Warren等圳认为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沙丘的山面积与沙山间距的变化规律,认为沙山并不受控大小、形态、分布方式都有差异,因此,研究沙丘的形于下伏的基岩地形,但认为个别沙山的确是流沙覆成发育条件是探讨沙丘成因以及发育机制的前提。盖于山岗之上形成的。阎满存等¨-15]对巴丹吉林本文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高大沙山野外考察的基沙漠复合型沙山的形成发育及更新世的古风向变化础上,

6、选取被称为“沙漠珠峰”的全球高差最大(高收稿日期(Receiveddate):2012—10—10;改回日期(Accepted):2013一叭一24。基金项目(Foundationitem):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GK201302033)、中国干旱地区苦咸水调查(2008FY210300)、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801313)资助。[SupportedbytheFundamentalResearchFundsfortheCentralUniversities,No.GK201302033;Investi.gationonB

7、rackishWaterinAridRegionsofChina,No.2008FY210300;YangtzeRiverScholarBonusSchemesofChina.No.801813.]作者简介(Biography):邵天杰(1982一),男,安徽淮北人,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环境学研究。[ShaoTiie(1982一),Doctor,spec~izedinre—gionalenvironmentinaridregions.]E—mail:Oshao2010@126.COIn第4期邵天杰,等: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43

8、5差440in)的呼和吉林湖东岸的沙山进行系统分层至背风坡坡脚。其中,迎风坡表层采集42个样品,采样分析,探讨了沙山的粒度组成及其沿沙山迎风编为HA01~HA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