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

ID:53738521

大小:574.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1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_第1页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_第2页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_第3页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_第4页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体认识图式”论纲-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寸J仁,!11冬I1“”主体认识图式论纲周文彰一、主体认识图式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理论形态各异但就对认识的本质特性理解而言主要有两:、,种或者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机械的映照或者把认识说成是发生在精神内,,。部的自我认识过程其共同弊端是忽视或排斥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结果不是否认认识,,。的能动性主体性就是把认识的能动性看成是与实践无关的单一的精神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划时代变革就是把认识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既高扬认识的能动性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又使认

2、识的能动性获得了现实的客观基础从而与唯心主义分道扬镰它认为认识的能动性根源于实践的能动性。,,。,然而认识既是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又是在主体先存意识的控制下进行的因此认,。识的能动性不光有客观的物质活动方面的根源而且还有主观的意识状态方面的根源正是,,,“”这后一方面我们重视和研究得很不够结果在现有的认识论体系中能动的反映论并“”,没有充分反映反映的能动性如果说旧唯物主义没有对认识从实践方面去理解而让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原则的话那么辩证唯物主义若不揭示认识能动性的主观(主体)根,。源就有可能给人以口实否定其能动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3、过去和现在之所以一再受到,“”,怀疑和批评一方面是因为世人仅仅从光学和词源学上去理解它的反映概念并把它等‘“”,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另一方面就在于它忽视了对于主体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使人们误认为它是排斥和忌讳主体因素的认识意义的,,对此我曾引经据典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概念一是发生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反,、。映而不是只讲客体作用于主体忽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反映二是思维的能动创造而不是;;四是动态曲折地反映大脑对对象的机械复制三是主体选择地反映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不是僵化直线地反映(详《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主体

4、认识图式的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揭示主体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探索认识能动性,。的主观(主体)根源展示认识的复杂过程提出来的而且通过这项研究可以触及并尝试解,,决当代认识论所面临的一些前沿问题如认识活动中真善美的统一问题社会文化背景对认,、,,识的影响问题非逻辑非理智因素的作用问题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是全球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题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蓝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许多研究者的看法不同我始终认为对主体因素的认识作用的研究和揭示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组成部分是其理论原则的延伸和拓展的自然结

5、果不是,。,,对它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证明我深信随着主体认识图式的奥秘被启开它的理论地位被,,、。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必将得到证明丰富和深化二、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所谓主体认识图式是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主体观、,、“”念上把握客观世界的精神器官是认识能动性主体性(又叫主体化效应)的主观根,,“”源主体认识图式的上述规定使它与康德的图式(联系知性范畴和感性直观的中、、“”介)库恩的范式(一定时期独占鳌头的公认科学成就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传统习、、“”“”惯和规则)认知心理学的图式(内化的知识单元)皮亚杰的

6、图式(内化了的动,。作结构即数理逻辑结构)区别了开来,:作为主体各种意识状况的综合统一体主体认识图式由下列意识要素所构成、,,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它们是人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中的三重心理能力分别、、。,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任何认识都不单纯是认知意识作用的结果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也分别以善和美为尺度参与了认识过程认识是知意情三重心理能力综合作甩的结果体现。,,着真善美的统一与协调这种统一与协调既可能表现为三者的一致与和谐也可能表现为三者的对立与冲突。、。、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它们分别是人脑中存储的先前对客体世界主体自我。,以及主客

7、体相沟通的实践活动的反映在实践一认识活动中它们分别充当着主体把握对象的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和内外尺度相统一的实践综合尺度。、。逻辑意向和个性逻辑(主要指人的逻辑思维结构)是人的全部意识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的三重心理能力(认知意识等)和三种意识反映(对象意识等)都离不开逻辑逻,,,辑使人的认识和思维获得程序性和确定性得以从特殊上升到普遍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已知推测未知但逻辑的程式化也会导致认识和思维的刻板性逻辑的抽象也剥落了对、,、、护象的丰富性意向和个性是图式中的非逻辑因素意向主要有欲望和动机兴趣与爱好情感和情绪、信念与信仰、意志

8、等。它们既是认识的动力,也是认识的制约因素。个性心理特征中以气质和性格对认识的影响为最。意识和无意识。这是按图式构成要素的自觉程度的划分。前述各意识状态既表现为意识也表现为无意识,我从认识论角度对无意识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