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

ID:53738781

大小:1.98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1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_第1页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_第2页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_第3页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_第4页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8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郑志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郑州450002)提要:《诗经》所选录的上古诗歌虽然只有305首,使用单字仅有2826个,但却是现存最早的蕴含汉语言文章学成就最为丰富的经典之一。这部诗歌选集在文章创作观念上彰显出以下几个标志性特点:(1)出现了一批有别于史官、卜官和金石文制作者等几类文人的主体性诗人群体,他们以明确觉醒的文学创作意识,率先把作诗视为体现个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名山事业”来进行精心创作。(2)诗歌内容已经体现出鲜明的“言志”和“弘道”特色。(3)明确树立了正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4)

2、整体表现出较高水平的人文情怀、理性精神和家国意识。(5)系统运用了“形象思维”方式并在诗文创作中体现出多种鲜明的创作风格。(6)在文章体裁成就上,《诗经》通过多种题材类型的选取和成熟而丰富的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为后世贡献了风、赋、比、兴、雅、颂六种亚文体性质的诗体范式。《诗经》中所昭示出的上述文章学成就,经过2000多年的有效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学、文章乃至文化血脉的“基因密码”和“染色体”。关键词:《诗经》;文章学;成就;新考中图分类号:I20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4)02-0038-06④《诗经》对中国文章学的贡献甚巨。

3、这一点古代学者早已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换句话说,周王朝继承和创造了发现,但目前尚缺乏当代意义上的学术发掘与总结。对“文章以《诗》《书》《礼》《易》《乐》为代表的灿烂文化,堪称“文明自学”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界的归纳尚有歧义。本文采纳广义觉”的新时代。《诗经》中的作品,正是这一“文明自觉”时代的文章学概念。“文章”的内涵即指连缀文字成篇的单篇作品及标志性成果之一。各类著作。同时采纳祝尚书的一个概括:“文章学的创作论和《诗经》全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明自觉”,主要表现在①体裁论,构成了文章学的内涵。”将文章学的成就限定在“创五个方面:(1)主体性诗人明确出现

4、与体现自我价值意识的确作论”和“体裁论”两个领域进行考察和研究,应能避免繁琐与立。在现存《诗经》文本及上古解《诗》文献中,《诗经》中的许枝蔓。当然,为了使表述更加精确,本文不使用“创作论”“体多篇章均能考明作者。譬如,由周公创作者达15篇以上;其他裁论”而代之以“创作观念”“体裁成就”来论述。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宣王、召康公、召穆公、郑庄公、秦一、《诗经》在文章创作观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襄公、秦康公、卫武公、苏公、南仲、尹吉甫、伯奇、芮良夫、仍叔、自《诗经》被孔子学派编定之后,这部上古诗歌选集中的凡伯、张仲、申后、卫庄姜、许穆夫人、宋襄公母、家父、史克、

5、寺文章学成就,2500多年来基本处于“蕴蓄状态”。所谓“蕴蓄状人孟子等等。有的作者干脆在诗中点出自己的名字,如“吉甫态”,用周振甫的话说,就是“文章里面,虽含有各种文章作法,作诵,穆如清风。其诗孔硕”(《大雅·嵩高》);“寺人孟子,作②但……还没有说明。这种写作方法,有待于后人的阐发”。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巷伯》);“家父作诵,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现代“文章学”语境中的“蕴蓄状态”;若以究王”(《小雅·节南山》);等等。这当然不是一种无意识从古代概念出发,那么自《左传》时代起,就对《诗经》中的“文行为,它标志着作家意识的觉醒,“三不朽”中的“

6、立言不朽”意章学”价值多有论述。而这些论述,主要存在于以孔子为代表识明确。这种现象表明,这个时代已有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作的儒家学派的《诗》学论述中。对这份遗产,本文将以“扬弃”诗“文人”,这批文人已显现出与金石文制作者和史官、卜官等的态度来对待。几类文人截然不同的创作主体意识。史官要受君主言行的限详考中国“文章”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从“不自觉”“朦胧制,金石文作者要受器主意志的限制,卜官要受卜骨裂纹的限自觉”“被动自觉”到“主动自觉”乃至“野蛮自觉”和“文明自制。而发源于“乐官”和“司徒之官”的诗人们,除主要受乐曲、觉”的多阶段进化过程。关于诗歌创作从被动自觉到

7、主动自觉舞蹈节奏、旋律的限制之外,主观上已能够以高韵律性、高文化的界限划分,东汉郑玄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认为:“诗之兴含量的“创作”为己任,率先把“作诗”乃至“作乐”视为体现个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地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名山事业”来进行精心创作。其作品已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体现出鲜明的区别于“他者”的性格特征:有的喜欢在诗中强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孑遗。迩及商调社会责任,有的喜欢在社会群体中强调个人的价值评判;有③王,不‘风’不‘雅’。”郑玄讲得很清楚:虽然早在虞舜时,

8、以的喜欢批评现实,有的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