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

ID:5373909

大小:1.58 MB

页数:245页

时间:2017-12-08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_第1页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_第2页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_第3页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_第4页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部分》设计讲评(孙俊华)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0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灌注桩基础:采用机具或人工,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冲、挖孔,然后在孔内置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基桩。一、灌注桩基础种类: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刚性承台或刚性连梁,共同组成的基础;按结构分类: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按埋置特点分类: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设计地面以下与土体接触的承台桩基础;一般多用于较厚的软弱地基,且压力又较大,而常规基础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的地段;也可用于穿透较厚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

2、面位于设计地面以上的承台桩基础。一般多用于多塔跨河方案的河中铁塔基础;按桩基连接方式分类:刚性承台连接桩基础和刚性连梁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类:(1)摩擦型桩: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摩阻力承受;端承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摩1阻力承受,桩端阻力起着次要承载作用。(2)端承型桩: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是由桩端阻力承受;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摩阻力起着次要承载作用。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1)竖向抗压桩(抗压桩);(2)竖向抗拔桩(抗拔桩);(3)水平受荷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4)复合

3、受荷桩(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按成桩方法分类(1)非挤土桩: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2)部分挤土桩灌注桩;(3)挤土桩:挤土灌注桩。灌注桩设计直径:钻、冲孔桩的设计直径—600~1800mm;挖孔桩的设计直径—一般不小于800mm。二、桩的布置需符合下列要求:1、桩的中心距:⑴桩的最小中心距:2桩的最小中心距排数不少于3排,土类与成桩工艺且桩不少于9根其它情况的摩擦型桩基挤土灌穿越非饱3.5d3.0d注桩和土穿越饱和4.0d3.5d土d—圆桩直径。扩底灌注桩最小中心距成桩方法最小中心距钻、挖孔灌注桩1.5D或D+1m(当D>2m时)D—扩大端设计直径。注:排列基桩

4、时,宜使桩群承载力的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并使桩基在所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的方向,有较大的截面模量。三、刚性承台和刚性连梁设计方案的选定:由于高压送电线路铁塔的根开较大,同时桩基础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标准,又远较铁路及公路桥梁桩基础低,因此没有必要采用整体刚性大承台设计方案,大多采用刚性连梁设计方案;而铁塔根开较小时,可以采用刚性承台设计方案。3关于桩基构造的有关规定:详见《新基技规》第11.1~11.2。四、主要设计计算控制工况:设计实践表明:导、地线安装及断线(不平衡张力)等其它工况,是不起控制的,因此没有必要进行计算,仅计算控制工况就可以了。“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设

5、计技术规定”对设计计算控制工况是这样规定的:12.0.1条:计算杆塔对基础作用力时,各种荷载工况、荷载系数及风荷载的风振系数等,均取与杆塔相同数值。12.0.2条:当基础设置在河床内时,应考虑冲刷影响、流水压力、飘浮物的作用等。此时荷载组合宜取下列情况进行计算:12.0.2.1条:最大风荷载和相应的冲刷深度(宜取最大冲刷深度的50%~70%),荷载系数为1.0;12.0.2.2条:最大冲刷深度和相应的风荷载(根据工程重要性及不同的地区取用不同的数值,但一般不宜小于最大风荷载的50%),荷载系数为1.0;12.0.2.3条:最大冲刷深度和相应的风荷载(根据工程重要性及不同的地区取

6、用不同的数值,但一般不宜小于最大风荷载的50%)并考虑飘浮物的作用,所有荷载系数均取0.75。4当基础由第12.0.2.3条情况控制且造价增加过多时,宜改用防护措施。“新基技规”在规范性附录K中关于计算控制工况的规定,与“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技术规定”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毫不加区分的采用同一设计标准,显得不尽合理:基础在洪水时的局部冲刷、流水动压力、飘浮物撞击力的计算:当基础设置在河床内时,应考虑受洪水冲刷、流水动压力、飘浮物撞击的影响,此时的荷载组合宜取下列情况进行计算:K.1最大风荷载和相应的冲刷深度(宜取最大冲刷深度的50%~70%),荷载系数为1.0;K.2最大冲刷深度

7、和相应的风荷载(根据工程重要性及不同的地区取用不同的数值,但一般不宜小于最大风荷载的50%),荷载系数为1.0;K.3最大冲刷深度和相应的风荷载(根据工程重要性及不同的地区取用不同的数值,但一般不宜小于最大风荷载的50%)并考虑飘浮物的作用,所有荷载系数均取0.75。当基础由K3情况控制且造价增加过多时,宜改用防护措施。在考虑洪水的冲刷、流水的动压力、飘浮物撞击力时的洪水频率取值标准:(基础技术规定5.0.12条文说明)500kV大跨越杆塔基础:50年一遇;5500kV送电线路杆塔基础和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