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论文.pdf

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论文.pdf

ID:53740911

大小:1002.2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1

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l期内蒙古石油化工45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汪宏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853)摘要:近年来根据开发的需要,定向井、水平井大规模开发,不同的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的影响不同,本文通过调研采油工艺对定向井的适应性,结合定向井对采油工艺的影响,提出定向井对采油工艺造成影响的临界范围,为下步定向井开发提供指导。关键词:定向井;井眼轨迹;采油工艺中围分类号:TE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1~0045—02l问题提出井发生偏磨的

2、几率逐步增加。偏磨的主要原因是随随着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日渐成熟,定向井着井斜角的增大抽油杆的重力在抽油杆法线上的分(水平井)的应用日益广泛,从2005年2091=I增长至力也增大,造成抽油杆与油管的正压力增大,在同样目前的1544口,占我厂总井数的42.5%。定向井给的摩阻系数下,摩擦力增大,因而偏磨也相对严重一油田开发带来产量的同时,绘现有采油工艺带来诸些。如偏磨等方面的影响。为了避免一些定向井由于井眼轨迹,造成后期采油工艺方面维护成本增高,本文通过调研其他油田和我厂目前定向井对采油工艺的6-)

3、4影响,提出了适合我厂的井眼轨迹类型,为下步定向井井跟轨迹的确定提供指导。2定向并并眼轨迹类型;^L●:目前常见的定向井井眼轨迹共分为四类,见表1:On,n1。0551QI妒15l5:020252}30303535一;o404545∞》50表1定向井分类表序号定向井类型井斜范围对钻井影响图1不同井斜角范围内偏磨井占该范围井斜角井数的比例统计了75口井偏磨段的井身轨迹剖面。数据显l低斜度定向井<15。钻井时井斜方位不易控制,钻井难度大示49口井的偏磨段处在增斜和降斜段,占总井数的2中斜度定向井15~4

4、5。钻井时井斜方位易控制.钻井难度不大65.4%;6口井的偏磨段处在直井段,占总井数的3大斜度定向井46~85。其斜度大,水平位移大'增加了钻井威本8%;20口井的偏磨段处在稳斜段。说明定向斜井的4水平井86—120。钻井较难,成本高增斜段、降斜段容易引起管杆偏磨。在油井的直井段和稳斜段井斜变化率较小、井眼相对光滑、曲率和挠定向井按其垂直剖面分类又分为:两段、三段和率值较小。由于受到井眼轨迹的限制,再加上油管、五段式定向井,其中较复杂的五段式分为上部垂直抽油杆本身具有弹性和刚性,在无“狗腿”的情况下

5、,段、造斜段、稳斜段、降斜段、下部垂直段。作用在抽油杆柱上的支反力就较小,这时管杆的偏3并斜对采油工艺的影响磨现象也就比较小[1]。在增斜段和降斜段,随着井斜定向井井眼轨迹对采油工艺主要有三方面影变化率的增大,井眼弯衄段曲率和挠率值变大,因而响:一是对管杆偏磨的影响,二是对泵效的影响,三作用在抽油杆柱上的支反力就较大,抽油杆柱的偏是对能耗的影响。磨就严重‘副。3.1井斜对管杆偏磨的影响目前防偏磨措施:一是减少偏磨次数,从而达到通过词研,对江苏油田的75口油井检泵原因进降低杆管间磨损程度的目的(主要是

6、降冲数)。在设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计算不同井斜角范围内偏磨检计上本着长冲程、慢冲次的基本原则,适当降低抽油泵井数占该井斜角范围内检泵井数的比例,绘制出工作制度,选择较长冲程抽油机。二是在杆管问建立相应的图型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井斜角有效的分隔措施,使杆管问无接触,自然无磨损(主的增加,因偏磨而检泵的井数占该井斜角范围内检要是加扶正器)。生产过程中油杆与油管发生偏磨形泵井数的比例也逐步增加,说明随着井斜的增大油收稿El期:2013—10—2746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1期态表现为线式接触磨

7、损,在下冲程中由于油杆在斜斜井采油,抽油杆柱未采取有效的防偏磨措施井段受压,偏磨位置在油管底部;当上冲时油杆受或措施不到位,使抽油杆本体被磨损。尤其对抽油杆拉,偏磨位置在油管上部。针对偏磨发生位置集中于接箍造成的偏磨严重,抽油杆接箍的材料为45号以上两个部位的实际,可以采取转换偏磨位置的方钢,D级抽油杆的材料为20CrMo,因此被偏磨的接法,使偏磨位置均匀分布,进一步延长在偏磨工作状箍断的可能性更大。况下杆管的使用期。为达到偏磨位置均匀的目的,使以往的抽油杆全部为D级抽油杆.由于热洗和用油杆和油管旋

8、转器,使油杆、油管在生产过程中旋化防不及时,使油井结蜡,管线回压高,抽油杆承担转,磨损方式由线式改为面式。三是改善油杆在管内的负荷增加,从实测功图绘制的抽油杆应力梯度曲的受力状况,使抽油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弯曲形变,不线分析,抽油杆最上部所受应力,基本上超过其抗拉产生摩擦(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杆柱组合和防偏磨的强度。蜡卡井、砂卡井作业时大力上提.造成抽油杆措施)。拉伸受力不均,薄弱部分造成缩径或拉伤,长年超负3.2井斜对泵效的影响荷运转,最终造成抽油杆断。常规抽油泵由于结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