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

ID:53747035

大小:418.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2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_第1页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_第2页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_第3页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_第4页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科集萃略论《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宋辉(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摘要:阴、阳、中和之气,三者和合,共生天地万物,一气不通,百事乖错违失;三者和合,人为枢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为一体;人类要爱护其它生物;妄自挖井开矿会伤害大地母亲,要保护大地母亲;“食气术”和节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关键词:《太平经》;生态思想;中和之气;大地母亲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JL08—0027(2014)01-0057—05《太平经》是一部早期道教经典,成书于东汉说明了气(也就是道)化生天

2、地万物的原理。其实末年,可能出自多人之手。它以《老子》为信它是化用了《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条,继承了道家自然主义的优良传统,糅合了儒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等思想素材,从而构以为和。”的说法。它除了接受道包含阴阳,阴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生态思想体系。其哲学基阳二气交合产生万物的思想以外,对《老子》的发础、主要内容是合理的,有不少可取之处,对当展是强调了“中和之气”的地位与作用。它说:代人们解决生态问题有一些启发。对于其中的错“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误也要注意批判。

3、枢机⋯⋯纯阳行,则地不肯尽成;纯阴行,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一、《太平经》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太平经》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元气说与阴事乖错。”_l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共同为治,相阳五行说。“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一互感应,人是其中的关键。纯粹行阳道,那么地不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_1]。天地开辟以根本肯完全成就万物;纯粹行阴道,天不肯完全生成万为贵,根本就是混一未分的元气。一,是道宋的根辉物略。论应太当平合经和的三生统态思,阴阳和调,中和就在其中了。本,

4、气的开始。一,就是道,就是元气和根本。混古代圣人治天下致太平,都寻求天地中和心,只要沌未分的一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化为天地,一气不通,百事就乖错违失。《太平经》沿袭并改“天者常下施,其气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气上造了《周易·说卦》一的—主一张,唐山阳职为业天技,术学为院君学,报为二O一四年第十二卷第合也。两气交于中央。人者,居其中为正也。两气父,阴为地,为臣,为母,b中和之气为人。它者常交用事,合于中央,乃共生万物。”天主下说:“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施,其气下流。地主上求,其气常与上合。天气与人民和调,王治太平。”_

5、1阴阳,关键在用中和联地气相交于中央。人正居于天地之中。两气常交流系。得到了中和气,万物滋长、发育,人民和乐、用事,合于中央,这样便共同产生了万物。这段话谐调,王治太平无事。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强调作者简介:宋辉(1957一),男,安徽毫州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经济学专业,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家文化。社科集萃“中和之气”的地位与作用,就是强宋调阴辉阳的略论统太缘平经,伴的生随态着思春一夏_秋冬唐四山季职业更技替术,学万院学物报生二息。繁一衍四年,第十二卷第一、调和;中和虽为阴阳二气

6、交合产生,但却具有代代相传,构成了生生不已的生态系统。n《太阴阳二气不可取代的作用,阴阳二气与中和之气相平经》糅合了道家、儒家以及阴阳五行等等学结合才能产生万物。上述“合三统”致万物、致太说,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全息生态系统图景,比平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关于阴阳结合产生万物思较合理的描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维系、运作机想的改造和发展,可能来源于《中庸》。这一思想理,是当时人们探求自然奥秘所取得的理论成贯穿于《太平经》全书。例如,该书之四十八卷果,达到了认识的很高的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合说:“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理性。和,与中和气

7、三合,共养凡物”l1]。“三气凝,共生二、“物成于三”思想的生态学意义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万物⋯⋯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Ⅲ气的法则是在“物成于三”的思想在生态学意义上,有两天下面、地上面运行,阴阳调和,相交而和谐,与点值得重视:一是强调人(“中和之气”)是整中和气相和合,共同养育一切生物。天气、地气、个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人为枢机”);二是天中和气凝聚,才产生了天地。天、地与中和相沟地万物和合相亲(“一气不通,百事乖错”)。通,同心协力,共同产生一切生物。大凡事情都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于天

8、、地、中和相沟通,就可以成就道了。“物成人最为重要。《太平经》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它于三”的思想能够合理地解释了许多社会和自然现说:“人乃天地之子,万物之长也。”⋯“天道恶象。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