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

ID:53750978

大小:558.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3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_第1页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_第2页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_第3页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理论研讨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章杭惠李琛(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O434)摘要: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太湖流域易遭受洪涝灾害。经过多年治理,太湖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太湖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充分利用太湖调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体系。由于流域骨干河道泄洪能力不足,行洪与沿岸排涝矛盾突出,以及周边水情势变化等原因,目前太湖流域防洪形势仍不容乐观。分析了新形势下太湖流域的防洪特点、存在问题及潜在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太湖流域防洪的对策措施。关键词:洪涝灾害

2、;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太湖流域中图法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14)02—35—04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北抵长江,东临东影响,流向表现为往复流。流域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分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为界,是我国人口最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上游水系主要为西部山丘区独立密集、经济最发达、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洪涝灾水系,包括苕溪水系、南河水系及洮漏水系;下游水系害威胁比较严重的地区。近年来,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包括东部黄浦江水系、北部沿长发展,人口、财富、城镇高度集中,人民生活水平日

3、益提江水系和东南部沿长江口、杭州湾水系。京杭运河贯穿高,要求流域水利提供更安全的防洪保障。同时,流域经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起着水量调节和承转作用。太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不协调的问题日益湖流域大小湖泊数量众多,湖泊面积达3159km(水面突显,使得太湖流域的防洪除涝问题更为复杂。随着城镇面积大于0.5km。),占流域平原面积的l1%,湖泊总化进程加快、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等流域内外条件的变蓄水量57.7亿m,是长江中下游7个湖泊集中区之一。化,太湖流域的洪涝形势更为严峻。因此,分析新形势下流域内湖泊均为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不足2.0m,

4、最太湖流域防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流大水深一般不足3.0m,个别湖泊最大水深达4.0m。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流域防洪特点1太湖流域概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太湖流太湖流域面积36895km。,地跨江苏、浙江、上海和域洪涝灾害较为频繁,流域防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安徽3省l直辖市,流域内有上海、杭州、嘉兴、湖州、苏第一,太湖流域洪涝灾害主要由梅雨和台风雨造成。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一批特大、大、中型城市及众多由于地形条件不同,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发展迅速的城镇,城镇化率超过70%。太湖流域

5、地势呈大。其中,每年6~7月为梅雨期,降雨历时长、总量大、范西部高、东部低,周边高、中间低的态势,其地貌特征为围广,易造成流域性洪灾;8~10月为台风多发期,台风山地丘陵、平原与河网纵横交错。山丘区位于流域西暴雨降雨集中、强度大,易造成区域性洪水;风暴潮增水部,约占流域面积的20%,其中山区高程为200.0~引起沿海沿江高潮位,易导致濒江临海地区受灾。如梅雨500.0m(镇江吴淞,下同),丘陵区高程约10.0~30.0m。和台风暴雨同时发生,流域洪涝灾害将更难防御。平原是流域的主体,约占流域面积的80%,分布在流域第二,太湖洪水位呈现上涨快、持续时

6、间长、退水过北部、东部和南部,高程为2.5~3.5m⋯,地势低洼。程慢的特点。流域西部上游地区为山丘区,遇上游区太湖流域内河网如织,湖泊棋布,是我国著名的平强降雨时,大量山洪直泄太湖,太湖水位迅速上涨。而原河网区。流域水面面积达555lkm,水面率为15%;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平坦,地面坡降在十万分之一至河道总长约12万km,河道密度达3.3km/km。。流域河二十万分之一,河道水面比降小,排水速度慢;加上洪道水面比降小,平均坡降约十万分之一;水流流速缓水外排受高潮位顶托,泄水不畅,洪涝滞蓄时间长,易慢,汛期一般仅为0.3~0.5m/s;河网尾闾受潮

7、汐顶托加重洪涝灾害。收稿日期:2013-07—01第一作者简介:章杭惠,女,高级.Y-程师,E—mail:zhang_hanghui@hotmailcorn。第24卷第2期2014年4月中国防汛抗旱35理论研讨(4)流域防御超标准洪水措施有限,临时分洪难度用地形、潮差等优势,充分发挥沿江、沿海(杭州湾)水大。在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蓄滞洪水是有效防御利枢纽的泄洪能力,通过降低沿江沿海地区的河网水超标准洪水的措施之一,可有效地降低江河洪峰水位,保位来拉动太湖及上游洪水外排,有效减轻流域的防洪证重要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避免造成巨大损失。太湖流压力。

8、域寸土寸金,处处“淹不起、淹不得”,由于没有流域性的(2)适当提高太湖与河网的蓄滞能力。遇流域性大蓄滞洪区,遇大洪水时只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