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

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

ID:53751576

大小:244.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3

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_第1页
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_第2页
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教文学ANHUIWENXUE文学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高神台的意象初探究颜培芬马雷(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诗歌意象是寄寓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诗歌中女子顾影自怜,以本文通过对唐诗与十四行诗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两桃花自喻。美丽娇艳顾影自怜才十五岁多,娇艳可者之间存在联想意义相关或相通的意象论文以“桃”人,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天天过意象和“玫瑰”、“杜鹃”、“夜莺”为例。揭示出西方诗歌着异地相思担惊受怕的别离生活。抒发了美丽女子对创作和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相似成分.并指出丈夫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爱怜。人

2、类相似的生存体验催生了貌离神合的文学艺术论(三)刘禹锡《踏歌行》文将有助于打破传统意象研究中西方各自为政的桎刘禹锡《踏歌行》中说:“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梏.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西方诗歌文化的相融合交流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明月关键词:唐诗十四行诗意象比较升起.清辉洒向人间。春江水涨。几乎平堤。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堤上成对的女郎趁着月色的皎洁前来踏★基金项目: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歌。她们边走边唱,春风拂面,情思荡漾。“桃蹊柳陌金项目“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意象研究”(XF2071好经过”中“桃”意象的使用让读者可以想见姑娘们

3、的青春美貌.堪比桃花所谓意象。即寓“意”之“像”。意象从一个世纪到上述三首诗歌均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都有着相另一个世纪。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从一个诗人似的爱情主题“桃”意象的出现让读者想见美人之灿到另一个诗人之间流动.毫无变化(维.什克洛夫斯若桃花.对美的映像流连于心间,读之如画,具有极高基,1994)。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瑰宝.十四行的审美情趣。诗是英荚诗歌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诗歌类型作者通过无独有偶.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与“桃”意象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中西方诗歌文化各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英诗中的“玫瑰”意象可以追溯到为政的过程中。“意象

4、”展现出某种奇特的相融久远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维纳斯被丘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为抒情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母题和比特之箭误伤。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意象原型(刘薇。2002)。本文将选取植物意象和禽鸟勇敢的猎人.维纳斯提醒他不要打猎危险的动物。然意象为例。初步探究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融的意象而,阿多尼斯一意孤行。终被野猪咬伤致命。“维纳斯一急急地从丛莽中奔到他身旁。荆棘刺破她的皮肤,她、“桃”意象与玫瑰植物意象在唐诗和十四行诗中极为常见.本节以的血滴滴在沿途的白玫瑰上”。①白玫瑰变成浸透鲜血唐诗中的“桃”意象与十四行诗中的“玫瑰”为例进行的红玫

5、瑰.也祭奠了维纳斯的爱情。由此可见。“玫瑰”说明。在最早的人类认知中.就带着爱情的烙印.永不消退。唐诗中“桃”意象出现的频率较高下面分别以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玫瑰”意象多出现于咏友人的护的《题都城南庄》、李白的《长干行》和刘禹锡的《踏前126首。本文将选取其中三首为例,初步解读莎士歌行》为例进行说明。比亚笔下的“玫瑰”意象。(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莎士比亚第一首十四行诗中说:“我们渴望最柔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美的生灵繁衍增添.因而美丽的玫瑰花或许不会夭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折”:“而今你用清芬鲜妍将

6、世界来装扮,炫丽的春光这是一首抒情诗.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主要里唯有你才恐后争先”。诗中“玫瑰”之美跃然纸上,且线索。在这首仅28字的绝句中.“桃花”意象就出现了美的恒久芬芳.永远不会凋零。诗人对“玫瑰”之美赞两次。诗歌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誉有加.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不同”的映照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感慨。第54首十四行诗中.诗人将野蔷薇引入诗行,衬第一个“桃花”意象让读者可以想见诗人偶遇的女子托“玫瑰”之美.超凡脱俗。之美。艳若桃花:第二个“桃花”意象让诗人遥想去年啊.有了真赋予的甜美的化妆,美人,“桃花”今是而人非

7、。后来人们用“人面桃花”形美还会展示出多少更多的美。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艳丽玫瑰有了活在花朵中的芬芳,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在我们的心中会平添出多少妩媚。(二)李白《长干行》李白《长干行》有言:“自怜十五余。颜色桃李红。野蔷薇同样在带刺的枝头悬垂。3720·4年。期总第s,s期I主警安微文学文ANHUIW_ENXUE学研一如玫瑰那样活泼地戏弄清风。画,形象生动。莎士比亚的“玫瑰”意象亦表征美,且美究当夏的气息剥开戴面具的花蕾.丽恒久.意义更加宽泛。同时,莎士比亚也借“玫瑰”在它也有芬芳玫瑰那浓浓的艳红。字里行间宣泄

8、了自己对友人的强烈情感。“桃花”与“玫瑰”异花同质.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