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

ID:5375469

大小:230.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_第1页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_第2页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2期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12月Vo1.33No.12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Dee.2013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张宪华(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摘要:在两汉四百余年《左传》传承过程中,两汉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大多对于《左传》的文本极为重视,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左传》文采的感染,表现出对《左传》文采的激赏,更有许多人直接借鉴《左传》的文法,服务于自己的创作。关键词:汉代;左传;文学接受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O95—0438(2013)12-0078-03作为传统典籍,《左传》既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左

2、,但无一例外研读者首先对于《左传》文本都极完备、叙事精妙的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文采斐为重视。在此,我们不想讨论两汉今、古文之争的然、卓绝千古的文学巨著。它“于义,为经;于体,话题,而是考察两汉经学家对于《左传》文学性的为史;其用,则为文”(tJ(Pm),可谓一书而兼备经学、认识,以及《左传》的文学传播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史学、文学之价值。在两汉四百余年传承过程中,响。尽管《左传》的文学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但《汉书·儒林传》对《左传》在西汉的传播言之远远不如经学和史学价值来的明显。笔者尝试从甚详:“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太傅贾谊、京兆尹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对于《左传》文学性的学

3、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氏传》。谊为习与借鉴三个方面,对汉代《左传》的文学接受情《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子况进行梳理。长卿为荡阴令,授清河张禹长子;禹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荐禹于宣帝,征禹待诏,未及问,会病一、汉代经学家对《左传》文学性的接受死;授尹更始,更始传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授苍梧陈钦子两汉学者最初对于《左传》的研究主要集中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而刘歆从尹咸及翟于经学方面。虽然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观点相方进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收稿日期:2013—08—30作者简介:张宪华(1981男,

4、山东聒屯人,绥化咩与传噤学院讲师,匕海大学博士侈洼,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左传》文学接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oo8);绥化学院“中国古代诗文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项目。78这是一个代代相承的学术体系,观文中诸人们对于《左传》文本的重视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传记可知,抛开其经学家的身份,作为读者而言,他们于《左传》文本可谓精通,虽然大都已经无法二、汉代史学巨匠对《左传》的文学接受找到他们的文学作品加以验证,但浸淫其中,潜移默化必然受到《左传》的文学影响。例如:两汉学者对于《左传》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经学大师兼“西汉鸿文”的贾谊曾

5、训释《左氏经学方面,但其研究又并非仅仅局限于经学。徐传》:“梁太傅贾谊为《春秋左氏传训话》,授赵人复观甚至认为,《左传》以历史叙事的方式解释贯公。”惜未能流传。王充《论衡·佚文》言:“东莱《春秋》,价值远在“传经”之上:“《左氏传》的最大张霸通《左氏春秋》。”【2】(啪刘向为《毅梁》大师,实成就,是在孔子所修的《春秋》的提挈之下,把这亦精通《左传》,其《说苑》《新序》《列女传》引用个时代各方面的变迁、成就,矛盾、冲突,都以让《左传》事义甚多。《后汉书·陈元传》载:“陈元历史自己讲话的方式,系统地、完整地、曲折地、⋯⋯父钦,习《左氏春秋》。”《后汉书·马严传》载:趣味地表达出来

6、,使生在今日的人,对由西纪前“严少孤,⋯⋯能通《春秋左氏》。”《后汉书·孔奋七二二年(鲁隐公元年)到西纪前四八一年(鲁哀传》:“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贾徽“从刘公十四年)的这一段古史,还可以清楚而生动地歆受《左氏春秋》,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其子把握的清清楚楚。”嗍(Pt67)并且,两汉的史学巨匠司贾逵,著述宏富,有《春秋左氏长经》二十卷、《春马迁、班彪、班固不仅视《左传》为史书,而且对秋释训》一卷、《春秋三家经本训诂》十二卷、《春《左传》多有借鉴。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可秋左氏经传朱墨例》一卷,尤以《左氏传解诂》见与《左传》渊源之深。《后汉书·班彪传》称《左

7、三十卷著称。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其《春秋繁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乃“今之所以知古,露》中也有《王道篇》“弃疾”、“伍子苟”、《灭国篇》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后汉书·荀悦三处征引《左传》。传》:“令苟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由此可见,两汉经学家们熟悉并研治《左传》诏尚书给笔札。”清姜炳璋《读左补义》曾如此总者可谓众亦,尽管研究角度集中于经学,但《左结:“读传者莫不日:左氏之传,史家之宗也。马得传》文本自身的文学魅力对他们也会产生潜移默其奇,班得其雅,韩得其富,欧得其婉,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