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论文.pdf

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论文.pdf

ID:53754929

大小:186.6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3

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论文.pdf_第1页
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到胁迫罪向阳明月摘要立法中将绑架罪分为勒索绑架、人质型绑架以及偷盗婴儿勒索财物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重复,应当将偷盗婴儿视为绑架人质的一种特殊形式。非法拘禁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作为绑架罪的行为方式,绑架罪其实是特殊的非法拘禁罪。将单纯对公民做出的威胁或强制性威吓行为定为胁迫罪是不妥的,会破坏刑法分则体系,司法实践上的认定也存在诸多困难。关键词社会危害性非法拘禁罪主观目的胁迫罪作者简介:向阳明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刑法。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l4)06.289.02一、绑架罪的发展

2、以及现状手。理论界对绑架罪的直接客体有多种观点:单一客体说主张绑绑架,又称绑票,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率极高。绑架罪不仅由架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于其发生率高,社会危害性大而受到普遍关注,还因为其客观方复杂客体说则认为,本罪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以及财产面和主观方面的复杂性,而经常与其他如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权利。具体分细又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绑架行为侵害了公民罪、抢劫罪等罪名混淆。理论界对其探讨不在少数。绑架罪,是的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性权益,同时又侵犯了人身权利:另一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种观点认为,绑架行

3、为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以及自决权。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第-~q观点认为本罪以侵告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为前提,同时也可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能会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或者其他权利。此外,此外,有一种观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控制手段强,人民普遍遵纪守法,点认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自由权,健康权,生命绑架罪几乎与那个时代绝缘。从1954年起草刑法至以后草拟刑权以及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的权利。法草案第22稿,第33稿,乃至1979年刑法典,都没有设立绑架除单一客体说和复杂客体说,理论界还存在“并存说”

4、等学罪。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绑架罪以星火燎原说。之势火速蔓延开来,演变至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的笔者认为,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只是由于绑架罪犯罪之一。绑架罪在1991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的形式多样化以及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具体侵害的法益不同《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中0第一次被而已。我国立法将绑架罪放入第四章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规定,为了明确该罪名,1997年刑法典则以专条规定了绑架行为,权利中,应认为绑架罪最大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对“人质”的人身并增加了对“绑架他人作为人质”行为

5、的规定。2009年2月28日威胁上,这种危险性应该是实际存在且可以裁量大小的,司法实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一档量刑幅度。践中应将其纳入到考虑法定量刑的重要情节当中。其中应包括二、绑架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是如何实行绑架行为以及绑架人质之后是否对其实施暴根据《刑法》第239条规定,绑架罪包括三种形式:绑架他人力伤害等。0勒索财物,又称为“勒赎”:绑架他人作为人质以达到其非法目的;三、人质型绑架罪的目的和胁迫罪以及偷盗婴幼儿从而勒赎财物。该法律条文的逻辑层次,实在是现如今绑架罪情节错综复杂,经常出现社会危害性不与当初不甚严谨,令人大失

6、所望。一、“他人”能否包括婴幼儿?绑架婴立法者所认定的相当的情况。另一个问题又被提出来,“绑架人幼儿以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能否成立本罪?二、倘若其他非法目的质以达到合法目的”是否成立本罪?如:丈夫为了让与其分居的是指除勒索财物以外的非法目的,何不直接描述成绑架他人以达妻子见他一面而私自带走了由妻子照顾的孩子并予以威胁,其主到非法目的。绑架罪是否要侵害到公民的财产权。对于第一个观目的是否合法?问题,我国刑法想来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出于对关于人质型绑架罪的主观目的,理论界有以下三种观点:主不满6周岁的儿童缺乏辨识能力甚至行动能力的考虑,规定只

7、要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偷盗婴幼儿”即等同“绑架”。立法严谨值得肯定,却造成了逻辑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观目的出于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机关上的重复,笔者认为,不如作出一个“补充条款”——秘密窃取不释放犯罪等其他政治性目的从而劫持他人。满6周岁儿童,或者利用其家长或监护人疏于照看,用各种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为了“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或“获将婴幼儿带离的,都视为绑架婴幼儿。那么即使不以勒赎财物为取其他利益的目的,这里包括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目的,也应成立本罪。后一个问题,则要从绑架罪侵害的法益入第三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劫持人质向有关部门、人员进28

8、9行威胁的,就构成绑架罪。这些观点的主要分歧之处在于犯罪目必会难以区分胁迫罪以及某罪名的未遂这两种定罪量刑。如行的的内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