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

ID:53756048

大小:27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_第1页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_第2页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_第3页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7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Vo1.33No.72014年7月JournalofMianyangNormalUniversityJu1.2014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礼貌性探析王荟(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108)摘要:虚假拒绝是汉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但目前对于虚假拒绝的系统研究可谓是一片空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等西方经典语用学理论无法对汉文化中特有的虚假拒绝作出合理的解释。虚假拒绝在表现形式上是威胁面子的不礼貌行为,但本质却是礼貌的。礼貌有表层礼貌和深层礼貌之分,虚假拒绝是表层礼貌的一种体现。关键词:虚

2、假拒绝;言语行为;面子;礼貌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14)07—0095—04拒绝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所谓式(semanticformulas)来完成的。具体到每个拒绝,“拒绝”,就是对请求、邀请、给予和建议做出否定反则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对这些“语义公式”所作出的应的行为。_l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和言语行不同选择;Liao和Bresnahan(1996)以美国和中国台为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都对拒湾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六个请求场景,对其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

3、成果。但拒绝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是,与其他的言语行为一样,拒绝也带有深深的文化国内的学者主要从英汉拒绝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烙印。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究以及拒绝策略两方面对拒绝进行研究,如马月兰和特点。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经验,我们不难发(1999,2000)、王爱华(2001,2004)、李玮(2005)、廖现,并非所有的拒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拒绝。有素清(2007)、谷慧娟(2007)、郭银玲(2012)等。此的时候,我们表面上作出拒绝,却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外,还有学者从社会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分析背道而驰,这就是“虚假拒绝”。本文

4、拟在前人研究拒绝言语行为,如彭漪与袁俊娥(2006)、言志峰成果的基础上,从礼貌视角,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2007)、李正娜(2012)。和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审视虚假拒绝这一通过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的回顾与整特殊言语行为的礼貌实质,希望能填补以往言语行理,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首为研究的空白,加深人们对其的认识和了解。先,研究方法较单一。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参照Blum—kul—一、虚假拒绝的国内外研究概况ka卜等学者的模式,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语篇拒绝作为一种言语行为

5、,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补全测试”(discoursecompletiontest)的形式对拒绝关注,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国外较具代表性的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研究主要有Takahashi和BeebeH-220、Bee.这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所获得的语料和数据可能be_j”、Liao和Bresnahan【。Takahashi和Beebe不够自然,同现实生活中的话语会有一定差异。其(1986)对美国和日本的拒绝语用策略进行了调查,次,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是建立在西方学者研Beebe等人认为拒绝是通过一套数量有限的语义公究成果的

6、基础之上,这些研究过分关注中外拒绝言收稿日期:2014-04—16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B类项目“汉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JB13202S)。作者简介:王荟(1983一),女.山西吕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语言哲学。·95·语行为的对比差异,却忽略了拒绝语在汉文化中的乙:不用了,那太麻烦你了!特殊表现形式。甲:不麻烦,一顿便饭而已,我都已经准备拒绝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但并非所好了。有的拒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拒绝。有的时候,我乙:那也得耗费你大半天的时间,我还是回们表面上作出拒绝,却和内心的真实想法

7、背道而驰,家吃好了。这就是“虚假拒绝”。目前虚假拒绝言语行为并没甲:不会不会。再说了,你回家不是也还得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至今仍是一片尚未开垦去煮,多麻烦啊!就在这儿吃吧!的“处女地”。本文将从礼貌的视角探究虚假拒绝乙:那好吧。的礼貌本质,以期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拓宽言语行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中国式邀请模式”。在为的研究视野。汉文化中,要成功达到邀请目的,一般都要经过“邀请一婉拒一再次邀请一再次婉拒一坚持邀请一接受二、Leech的礼貌原则与虚假拒绝邀请”的迂回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婉拒”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Grice在哈佛大学做了就是

8、虚假拒绝。该例中,甲为了挽留乙吃饭发出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三次邀请,乙在拒绝了两次之后才最终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