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

ID:5375823

大小:346.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_第1页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_第2页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_第3页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_第4页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lO期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1.3lNo.i02013年10月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Oct.2013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罗凤莹(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州510632)摘要:熟语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语句。以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和隐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尝试从认知角度对桂林方言熟语中的转喻和隐喻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并指明其具有形象标示功能、委婉标示功能和焦点标示功能,以期能深入领会桂林方言熟语的诙谐与睿智。关

2、键词:桂林方言;熟语;认知转喻;认知隐喻;标示功能中国分类号:H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2X(2013)010—0078—05熟语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当今语言学界,认知语言学异军突起,充满的通俗语句,它以简明凝练的形式表达出生动丰富了生机活力。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在的内涵,主要包括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是汉语中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得到学术界的深人关注。转一种鲜活有趣的语言现象。在日常交际和文学创喻“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其实质是概念性的、是自作中,熟语的恰当运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

3、程,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得我们关注研究。段。”【1总体来看,认知转喻思维的基本运作机制是前人对于汉语熟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形式、分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借助邻近性联想,用同一认类、修辞、应用等方面,近年来才逐渐有文章尝试从知领域的某一突显事物作为参照点去指代另一相认知角度来看待熟语,但发表的讨论仍不多见,尤对不太突显的事物,从而获得事物的认知。其在桂林方言的研究中,前人主要关注方言语法和(二)桂林方言熟语的认知转喻分析民俗文化的探讨,尚未涉及熟语认知方面的论述。桂林方言熟语中典型的认知转喻,主要集中在综合看来,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和隐喻的基础惯用语和谚

4、语中。例如:理论为指导,尝试从认知角度对桂林方言熟语中的1.十大碗itau冱转喻和隐喻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并指明其标示功例句:你去哪吃十大碗啊?(你去哪里吃丰盛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宴席啊)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方言2.嘭嚓嚓poots‘ats‘a作为桂林地区的优势方言通行全市,属西南官话桂例句:你都七老八十了,还成天出去嘭嚓嚓。柳片。(你都七老八十了,还整天出去跳舞)3.去米k‘3mi一、桂林方言熟语中的认知转喻例句:我好险就去米了。(我差点就死了)(一)认知转喻理论以上三例都是桂林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例1中的“十大碗”,用于指称

5、丰盛的宴席。桂林历史传统中丰盛的宴席,虽然会因贫富差距而采用不同的收稿日期:2013—08—30作者简介:罗凤莹(1989一),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主食材来制作菜色,但是这两类宴席都会以十碗具有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吉祥含义的菜色为主打。由此,人们基于这种生活第31卷第10期罗风莹桂林方言熟语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分析经验及其邻近性联想,就在宴会这个认知领域中,语中,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和邻近性联想,在老选取了形态突出的盛装十种菜色的用具“十大碗”者领域中,先以“白头”这一突出特点来指代老者,来指称整场丰盛的宴席过程,即以用具指代过程,进而用

6、老者整个人来指代老者的功绩;同样,在幼反映了人们明晰的认知转喻思维。例2的“嘭嚓者领域中,人们先用两条形似龙身的粘稠鼻涕一一嚓”,指的是跳舞。人们在跳舞时,都会配有一定节“鼻鼻龙”这一突出特征来指代幼者,进而以幼者整奏的舞蹈音乐。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借个人来指代幼者的前途。总之,谚语中白头公和鼻助邻近性联想,以舞蹈领域中突出的“嘭嚓嚓”节奏鼻龙体现出的认知转喻思维,凸显了整个谚语“老音乐,来指称整个跳舞活动,体现了人们思维中以者功绩尚可估量,幼者前途难以估量”的深刻内涵。部分指代整体的认知转喻。例3“去米”这个惯用二、桂林方言熟语中的认知隐

7、喻语,委婉地指称死亡。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死亡(一)认知隐喻理论的人不再需要进食米饭,因此,人们借助邻近性联1980年,由Lako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想。以死亡领域中人们去除离开米饭的养育——生存的隐喻》一书,摆脱了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真正“去米”为突出参照点,来指代死亡,是以结果指代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理论的新道路,原因的认知转喻思维的呈现。由此,认知隐喻研究成为了众多学者争相追捧的热4.吃人参不如睡五更eiinsan“puYsuel‘ukon“点,掀起了一股“隐喻热”。例句:人想长命百岁啊,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啵。在日常生活中

8、,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思维的认知方式。束定(人想长命百岁啊,吃得好不如睡得好啊)芳在《隐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