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

ID:53758962

大小:3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_第1页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_第2页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_第3页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1l中文社会科学弓I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4年第3期总第138期口HUNDREDSCH0OLSINARTS文章编号:1003—9104(2014)03—0061—04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王长安(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合肥230001)摘要:对于中国的地方戏而言,地方是它的母体,需要是它的前提,差异是它的本质。本文对当下地方戏所处境遇颇为忧虑:一是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二是时过境迁,载体丧失,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三是先天不足,后天罹患,发展道路愈见迷茫。关键词:戏曲艺术;地

2、方戏;地方性;需求;个性;载体;生存空间;发展道路中图分类号:J8O文献标识码:A就戏曲生存而言,所有产生于中国的本土戏曲都表性,渐次变得苍白而空洞。由此,多域的帝国、多样是地方戏。宋金院本是“大都”地方戏;南戏是“临的地方、多彩的民风、多元的生活和多族类的民众便安”地方戏。元杂剧所分“南北曲”,实质上就是南方又不得不重新创造各自新的地方戏。史学家曾给了中国和北方中国的地方戏。人们习惯地用“昆山”、它们一个十分恰切而形象的名字——“花部”。由“海盐”、“余姚”、“弋阳”四大声腔来概括明代戏曲,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地方戏其实

3、一直是在“由除了表明某些剧种的声腔所宗Pl-,也切割出了各剧种地方走向非地方”;“由建立地方性到丢失地方性”;鲜明的地域特征。这种方式还直接引出了对清代地“由整合——解除多样,复由多样——颠覆整合”这方戏的地域性分切,即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样的循环轮转中生存并发展着的。这其中,地方是它梆”。在这样的情势下,中国戏曲通常会因多元积的母体,需要是它的前提,差异是它的本质。聚,产生出吸纳较多地域元素从而覆盖范围更广的超一、忧思之一:需求弱化,个性丢失,级剧种,即所谓“大剧种”。如明代的昆曲和清代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京剧。京剧虽号

4、称“国剧”,其本质依然是“北京”的地方戏。这从其一度名之为“平剧”即可略见一斑。到1949年,中国成熟戏剧已经走过了近千年的颇富意味的是,由这种积聚而产生的“超级”地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的约200年间,可以说是地方戏方戏或大剧种并不能始终保有对曾经所代表地域的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由于交通、通讯及语言甚至情感亲密,不能风光永驻,一劳永逸。由于封建帝国趣味的限制,“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中国大地的集权性质,所有这些超级剧种一旦形成就蛰伏或依几乎所有的民众聚集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人们附于权力中心,为权力所用,依权力而在,借权

5、力而扩在相对固定封闭的狭小区域里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可张。逐渐失去了对其所由产生和弥散扩张地域的代能,用戏剧的方式娱乐着自己。正所谓“乡里狮子乡作者简介:王长安(1956一),男,汉,安徽宿州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曾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剧目工作室主任,《安徽新戏》编辑部主编,现任安徽省文联组联处处长,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安徽省“六个一批”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专家。研究方向:戏剧创作,艺术理论研究。62口王长安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HUNDREDSCH00LSINARrS里舞”,“自己唱曲自己听”。尽管旧制度对戏曲打热潮。据统计,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就超过了压,战乱又使之雪上加霜,但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地50%,达到52.57%④。这就意味着中国半数以上的方戏曲剧种依然多达360多个(有的版本统计为374地方不再是农村,半数以上的人口不再是农民。另据个)。这既说明民众空前的创造力,也说明民众对戏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平均曲的需要。然而

7、随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如每年减少7700多个村委会”,每天有约80—100个自今公路、民航、高铁已密如蛛网,四通八达,真正是然村消失。过去十年,中国共消失90万个自然村。“千里江陵一日还”;电话、手机、互联网无处不在,几原来占据国土面积3/4以上的中国村落在减少、在萎乎人人都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所有地域的信息缩、在消失。地方戏原本是依托村落而发生的,是村均可实时传递,无缝对接;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把任落的劳动生活和村民的心理需要引发了地方戏的出何演出直接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由于教育的普现。当地的土腔土语土俗就是

8、它形成的最初胚芽。及和普通话的推广,人们可以无障碍地欣赏非本域娱依靠村落间的交流和联系,通常是“赶集”或“庙会”,乐形式。于是,本地“狮子”便不再是戏剧审美生活地方戏得以传播和发展。而今高速度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唯一。需求度减弱,中心地位便不复存在。随着使得一个个或一片片村落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