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

ID:53761558

大小:825.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4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_第1页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_第2页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_第3页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_第4页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霄濂钭芬ResourcesScience第35卷第4期2013年4月Vo1.35,No.4p,2013文章编号:1007—7588(2013)o4—0892—08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宁娜,马金珠,张鹏,齐识,田黎明(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摘要: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

2、密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文章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8.91%的泥石流。随着危险等级的增加,泥石流沟面积占危险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到各危险等级面积的21.21%、34.09%和46.00%,分

3、析结果与实际灾害分布特征吻合较好。由此可见,信息量法与GIS技术结合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关键词:泥石流;危险陡评价;GIS;信息量法;白龙江流域1引言成果。孟凡奇等17]基于GIS,结合证据权法选取了地形、地质、地貌等方面7个因子对吉林省磐石市泥石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其发生、发展与地形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息息相关,是山地环流危险度进行区划,得到了较精确的危险性分区结境、地表结构恶化,生态平衡失调的产物⋯。泥石流果。罗真富等基于GIS和信息量法进行了泥石流危害程度极大,通常以(0.

4、8~28.O)m/s的速度快速流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得到了较准确的评价结果。高克昌等[91以重庆万州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动,并同时携带和搬运大量泥沙石块rz.,严重威胁当地的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需要对运用GIS技术,选取了八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结合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是指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区域危险I生评价。魏从玲”川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理统泥石流的活动强度、发生规模、危害范围导致泥石流损害的可能性大小。近年来,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计方法,采用信息量模型和敏

5、感性分析模型对巫山县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了研究。综上,在泥石流危的理论方法研究已从单一、定性研究向综合、定量险I生评价中,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相结合在地化发展。而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制图及数据处理功能,使得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趋于综合、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中具有高精度、高效性的特点,且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而定量化,使得计算结果分析精度更高,评价结果也白龙江流域是甘肃南部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较为客观精确,从而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更诱发了一系列新的滑坡随

6、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涌现出了大量收稿日期:2012—12—23;修订日期:2013—02—0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尺度风险评价与技术研究”(编号:2011BAK12B05)。作者简介:宁娜,女,甘肃武威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水文过程与泥石流灾害方面的研究。E—mail:ningnll@lzu.edu.en通讯作者:马金珠,E—mail:jzma@lzu.edu.cn宁娜等: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8932013年4月泥石流地质灾害

7、,整个陇南市新增滑坡1400余处,为严重。除此之外,还有众所周知的舟曲“8.8”三眼崩塌和地裂2000余处,这些都为后续泥石流灾害的峪、罗家峪特大泥石流灾害及宕昌“5.13”和“5.3l”发生提供了条件,典型的如震后两年发生的舟曲泥石流灾害事件,这些都造成了相当大的人员伤亡“8.8”特大泥石流灾害。因此说,在白龙江流域依然和财产损失。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使得该区山体大量存在类似甚至更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隐患,这些和岩土结构破坏加剧,松散堆积物剧增,诱发了一都极大程度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重要基系列新的泥石流

8、地质灾害。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类础设施甚至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因此,为了将灾型多,成灾机制复杂,危害严重,国内外的理论分析害损失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进行泥石流灾害防和工程实践均清晰表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治,针对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发展及空间分布均受控于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研究区3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并参阅大量文献选取了信息量法最早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