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

ID:53764105

大小:493.4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5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3卷第5期土壤通报Vo1.43.No.52012年10月ChineseJoumalofSoilScience0ct..2012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戴亮1I2,任琚1'2,陶玲1I2,未碧贵1,2(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以兰州市安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污泥土地利用后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对3种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使污泥混合土壤中重金属Ph、cu、zn含量显著增加,但3种重金属含量

2、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中的限制性标准值。污泥土地施用后,小麦获得了良好的生长响应。污泥低施入量(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5%、10%、15%)时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使3种小麦出苗率提高,植株更高,生物量增加。污泥高施人量(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25%、35%)时,小麦的出苗率和根长受抑制明显。污泥的施用使小麦籽实中的Pb、cu、zn的含量显著升高,呈现递增趋势,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超过25%时,籽实中cu和Ph含量相对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有超标现象。综合考虑污泥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变

3、化,对小麦的耕种土壤中一次性施用污泥时,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应限量在25%以下。关键词:污泥;土地利用;小麦;生长;重金属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2)05—1257—07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截止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81。2010年年底,我国年污泥产生总量达2200万吨,随着目前,有关污泥土地利用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多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集中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对于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泥产量还将迅速增加Ⅲ。污泥的处置已成为摆在我们污泥土地利用后对农作物生长富集影响研究很少。重面前迫切

4、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国际上常金属元素cu、zn、Ph对农业生态系统潜在危险性较用的污泥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填埋、填海、大且在城市污泥中含量较高l】91,本文通过研究兰州市焚烧和农田利用f3],其中前三种处置方式由于环境压污水处理厂污泥施用对土壤中Cu、Zn、Pb3种重金属力或费用昂贵,已被逐渐减少或禁止使用,污泥土地利含量的影响以及对3种小麦生长和3种重金属富集的用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条重要的处置途径。英国、法影响,以便为西北荒漠化地区城市污泥在农业上的合国、瑞士、瑞典和荷兰等国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率达到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50%左右,卢森堡达80%以上[5

5、-61。相对发达国家来讲,1材料与方法我国污泥处理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污泥土地利用率与国外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污泥资源化的土地利用,1.1研究材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相当大的中低产土壤面积的农供试污泥选用兰州安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于业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M。2009年2月采集污泥样品,将采集的污泥样品经自然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施入后风干、粉碎、过100目筛,装袋备用。分析污泥的基本成会明显地增加土壤氮、磷含量”,并能有效地向植物分及污泥中的3种重金属的含量(表1)。实验土壤采提供养分,对植物生长起到良好的增产效果。污泥自兰州市花卉培养基地。供试作物

6、为小麦,种子购买于的施用调节了土壤水、气、热状况,进而改变了土壤容甘肃省农科院,品种为在西北地区广泛栽种的永良15重、持水量和孔隙度等物理I生状,对土壤保水保肥有重号(TriticumaestivumL.yongliang一15)、宁春4号要作用[13,14]。污泥中还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将(TriticumaestivumL.ningchun一4)和陇春23号会随着污泥的土地利用进入土壤环境,对环境以及人(TriticumaestivumL.1ongchun一23)。收稿日期:2011-09—06;修订日期:2011-09—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

7、97049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4RJZA041)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4RJZA043)资助作者简介:戴亮(1979一),男,湖南双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学研究。通讯作者:E-mail:renjun@mail.1zjm.cn;TEL:0931—49381771258土壤通报第43卷污泥28.6±1.651.314-0.171.544-0.096.824-0.34354.114-29.12420.65±32.02157.84±24.76土壤2.034-0.180.16±O.020.154-0.048.09±0.211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