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

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

ID:53764649

大小:2.04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_第1页
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_第2页
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名噪一时的陕州澄泥砚-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我印瑞收有”等藏(“字一的陕样几州)红十工,分漆方艺别金澄局是蟾泥”:澄砚、泥中“砚人,有马(图三寨1方村砚”背、上“模玉、2、3),清代,长13.2厘米,宽11.2厘米,高5厘米。全器呈蟾形。砚、盖两部分分开也呈蟾形。砚堂下凹为蟾身,前部中间开挖砚池,边框上有蟾耳、眼,高起边线为子母口。下连四足,腿曲成匍匐状。砚盖前部有两耳、两眼,身上疣状物刻画到位。砚堂、砚缘、砚底、盖底无施釉,露灰黑色胎,上多银白点。砚堂留大片朱砂红及墨迹。盖面、边墙髹红漆,色彩艳丽。底有模印阳文楷书“隐士玉瑞造”。全砚构思巧妙,造型生动,蟾蜍朴拙可爱。据

2、说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徐世章也收藏有这样一方“金蟾澄泥砚”,后捐给天津博物馆。(二)莲花头黑陶砚(图4),清代,长15.8厘米,宽l2.4厘米,高2.8厘米,砚身椭圆。砚首呈七曲莲花瓣。砚堂、砚池深凹,中间有弧形隔墙。四周内敛,背弧形。砚首着地,后部安双乳足。中间方章内阴文:“河南陕州澄泥砚人马寨村玉瑞造”。砚通体灰黑,陶质,背有布纹,造型古朴柔和。(三)八角描金澄泥砚(图5、6).清代,径24厘米,高3厘米。砚堂圆而平展,无堂池之分。八角边框高起,背平,中间略凹,并行三枚长方印章:右章内阴文隶书:“陕州工艺局澄泥砚王玉瑞造”;中间

3、章内阳文楷书襄方收敲“土产澄泥”;左边章内阳文篆书“宝贵昌宜寿”。砚堂来。河南虢州、山东青州和山西绛州,均在黄河岸边。这无釉,露灰黑胎,银星点点,坚密细润。边缘、边墙及背是因为,澄泥砚的制作原料以沉淀在黄河河床底下的千年上金色漆。全砚大器稳重,富丽堂皇。河泥最为适宜,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制砚匠人就占据了得天这三方澄泥砚I-.铭文能解读出什么信息呢?经查民国独厚的优势。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记述了澄泥砚的二十五年《陕县志》卷十三物产土属记载:“澄泥砚,唐制作方法。一般是选用丝绢淘泥沉淀所得的极细的泥料,宋皆贡。按此砚今产于人马寨村王玉

4、瑞制造有年。实取土或选用河水自然沉积在丝绢袋中的细泥。这些泥土十分细于土门,土质如红石,碾碎成粉,掺和为料甚佳。”原腻。取料要花二、年时间。得到泥料之后,先把它晒得来,澄泥砚在唐、宋两代是作为贡品一t-.送皇家使用。西汉半干,加入黄丹、石英料等配料,“团合溲如面”,“令就已经出现陶砚。到了西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模仿秦砖汉其坚”,用竹刀进行削刻修整成砚形,或放在泥模中,压瓦式样制作早期的澄泥砚。到了唐代,澄泥砚制作技艺已制成坯,制成砚台大体形状后,再用金属利刀精雕细琢出经非常成熟,流行的有虢州澄泥砚、青州澄泥砚和绛州各种纹饰,在日光下

5、进一步晒干,后加入稻糠并黄牛粪人澄泥砚。其中最著名的是虢州澄泥砚,作为贡品上贡朝窑烧成陶质,取出后加上墨腊、米醋,放入蒸笼中蒸烤,廷。杜佑在《唐通典·食货》载:“弘农郡贡⋯⋯砚瓦掌握一定的温度;笼后即为成品。这样制成的澄泥砚坚十具”;宋欧阳修在《新唐书·地理志》中也说:“虢硬细密。润泽如玉,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历寒不冰,呵州弘农郡土贡瓦砚”。当时虢州澄泥砚在“四大名砚”气生津。正如清代乾隆帝所称赞的那样,“抚如.呵生中排名第一,代表了中国制砚的最高水平。宋人李之彦津”。在《砚谱》中说:“虢州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到了明清,陕州

6、(今三门峡市陕县)出产的澄泥砚后罕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也称赞它“坚实如铁.叩致来居上,渐渐取代了虢州澄泥砚而名噪一时。陕州澄泥砚金声,刀之不入”。虢州就是今天门峡市的灵宝县。生产主要集中在张村塬上的人马寨村。人马寨村属陕县宜《灵宝县志》载:隋开皇三年(583)置虢州,至元朝至村乡,位于=-I'q峡市南部。该村历史悠久,仰韶、龙山文元八年(1271)废虢州,历经600余年。唐时辖弘农、阌化遗址就位于人马寨村东北部沟边的台地上。村中从明代乡、朱阳、湖城、玉城、卢氏六县。唐代虢州位于洛阳和起,就一直有烧制澄泥砚的历史。到清代,特别是晚

7、清,西安两都之间,是黄河漕运必经之地,往来文人墨客达官盛极一时,且以当地王氏家族所制澄泥砚最负盛名,出现贵人众多,受到文人喜爱的虢州澄泥砚便向四方流传开了王玉瑞、王士瑞、王治瑞、王福堂、王玉堂等一批制41系工页珍玩71项珍砚能手。其中最著名的制砚人为王玉瑞。这些心灵手巧的雕饰各种图案,干透后再放在太阳下稍经曝晒,趁热人窑制砚人在继承唐、宋时期虢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焙烧半日即可。出窑后以黄腊热涂砚堂砚池,以达到细腻吸收了秦砖汉瓦、青铜器纹饰以及民间年画、剪纸等吉祥润泽,拒水保墨。当时窑洞就建在峭壁上,清末至民国初图案,独出心裁

8、制造出许多极具地方特色和文人色彩的澄年,这里曾有二三十孔砚窑,在沟顶鼓起一馒头形窑口,泥砚,受到了文人钟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立沟侧开一个烧火口,状如砖窑,但比砖窑小。据说至今在“陕州工艺局”,为官督商办的手工业工场。王玉瑞等人当地还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