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弥儿》谈教育.ppt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

ID:53770105

大小:1.1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26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_第1页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_第2页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_第3页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_第4页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爱弥儿》谈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爱弥儿》谈教育问题——教育学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一《爱弥儿—论教育》简介作者:卢梭(J.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它不是理论形式的教育著作,而是一部小说体的教育巨著,是教育史上的跨时代著作。评价:“我们现代教育从许多方面都来自卢梭思想的产物。”——杜威《明日之学校》《爱弥儿》主要内容划时代的教育课题——解放人性,解放儿童,建设使人的天性和才能充分发展的新教育。造就“自然人”——“有见识、有性格、身

2、体和头脑都健康”,具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的人。“遵循自然”的教育方法原理——“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发展而进行教育”《爱弥儿》中心课题创造性的年龄分期原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PhysicalEducation):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

3、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体育教育中的身心健康正常的认识能力就情绪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三感官教育对于2岁至12岁的儿童,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可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也为智能教育打下了结实的基础。爱弥儿的感官教育观点在现在依然影响巨大,很多教育观点都是从此发扬衍生的来。蒙特梭利教育以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幼儿的心智能力。认为幼儿期是感官发展的敏感期,幼儿感知敏锐,感官教育就是训练感官,发展视、听

4、、味、嗅、触等感觉能力。蒙特梭利教育美国教育家:当代讨论学前教育的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英国教育史: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建立了她的第一个“儿童之家”四智育教育智育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智育教育的现代理念2.智育教育的具体实践1.智育教育的现代理念站在现代的大教育思想的高度,思考、学习和创造将成为教育最基本的内容。而终身教育将帮助我们塑造自己、塑造世界、塑造未来,是

5、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的“大教育”。2.智育教育的具体实践要确立现代智育教育的理念,并加以广泛宣传普及,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的宜传普及。加强人文科学教育,这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教师应在教学方法应力求突破和更新,实际上,教师是教育最实际的执行者,一切理论,方法和环境、设备,必须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生力量,一切教育政策必须通过教师实践才能实现。五道德教育基础条件---卢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良心,理性和自由,但在达到理性的年龄以前,我们为善和为恶都不是处于认识的,在我们的行为中无所谓善恶。阶段和内容---理智睡眠期(保持良好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感官、一定的行为实践)理性觉

6、醒(善良情感的培养、间接经验教育、社会道德实践)中英美的道德教育美国:依法治教没有行政班,只有教学班没有班主任,只有辅导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各种社团活动和社区活动来渗透完成英国:“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每周组织班级讨论参加各种公益或环保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道德教育中的问题——逆反心理消极盲目的抵触采用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在“两课”课堂上做其他课的作业,上政治理论课时旷课等正面宣传的反面思考青少年对社会、

7、学校、班级倡导的一切事物都持否定态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榜样人物的否定态度抗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是爱逞能,图表现的“傻帽”,刻苦钻研,学术上硕果累累的学者是不会享受生活的“学习机器”积极上进的同学,他们则讽刺为“故意和老师、同学拉关系,套近乎”的“伪君子“对不良倾向的情感认同对那些与老师公开对抗,在同学中拉帮结派等种种不良现象却颇为认同。对那些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的同学则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无人赞、正不压邪的局面。我们组认为的原因----从道德教育方面形式上课堂上规范灌输为主,方式生硬,强制执行,缺乏多样的社团活动、讨论活动、公益活动

8、让道德教育渗透内容上教育内容没有深度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