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

ID:53770540

大小:35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_第1页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_第2页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_第3页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_第4页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兰堕苎堡兰!:法治政府监设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初探李青(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摘要]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言谏制度以匡正君失为目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自我调整、自我补救、自我充实提高的一种制度。作为一种限制君权的制度,其存在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亦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关键词]言谏;监察;权力约束[中图分类号]D69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4)04—0070—05言谏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度建立以后为改善专制制度的缺失才逐渐形成,言

2、谏它与一般的监察制度的区别在于:监察制度的监察对制度由汉至宋经过了形成、发展和衰弱的几个阶段,象是国家官吏,其职责是通过对百僚的整肃,平衡和至明清科道合一言谏制度已经失去了独立的价值。这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控制官吏的法外为个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的强化呈反向发展,即专制制非,缓和官与民之间的矛盾,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度越强化,言谏制度越衰减。从汉至明,言谏制度经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而言谏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封建历了一千余年的发展过程,对于维持国家的稳定起了帝王,它是以臣对君的谏诤、谏议为表现形式,以匡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积

3、累了丰富的经验,颇有史鉴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改进国家的大政方针,约束君的价值。纵观世界法制发展史,监察制度是中国本土主的恣意妄为为己任的制度,也是封建专制制度自我化的、中华法系的表征之一,而言谏制度又是中国古调整、自我补救、自我充实提高的制度。无论是监察代所独有的,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智制度还是言谏制度,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国家的长慧,也显示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学、法史学的成就和治久安。特点。随着监察制度的法律化,言谏制度也形成了适用的法律,虽较之监察法零散,缺乏系统,但它为谏官一、言谏制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特点的活

4、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内容因时代而有所不同,是中国古代监察法制中的另一支奇葩。言谏制度的形《周礼·司谏》注日:“谏,犹正也。以道正人成略晚于监察制度,它是在以皇帝为首的封建专制制行”,谏,专指臣民对君主的批评和建议。【收稿日期】2014—05一Ol[作者简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I1JJD82OOO8)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青(1962一),女,北京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史·70·堕!!苎堕兰:法治政府瞳设汉朝建立以后,沿袭秦制,监察的重点在郡,通尚书奏事

5、”权,对诸尚书奏章进行审核。过监郡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与此同时,西晋时,门下省取代侍中寺,这是中国古代言谏汉统治者吸取了秦始皇专制独裁,肆行暴政,招致二组织制度的重大发展。西晋门下省的主要职权是“切世而亡的教训,从建国伊始,便多次颁布诏令,求能问进对,拾遗补缺”。东晋时创立了诏书必须经门下言极谏之士,设专职谏官,就军国要政或皇帝言行等省审署与下达制度,便于门下省通过“驳诏”行使进行谏言,开创了言谏制度及谏官系统的雏形。其谏诤权,说明门下省封驳制度在东晋时初步形成。谏官系统是言谏制度的组织保证。秦朝设谏议大南朝原属

6、门下省的散骑省分出,改组为集书省。夫为专职谏官,《通典·职官三》载:“秦置谏议大门下省则沿袭东晋,由于侍中职任机密,被视之为宰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此相。北朝皇帝出于巩固政权、进取中原的需要,北魏外,还设置散骑、中常侍、给事中等作为加官,即在高祖多次颁诏,要求“自今群官奏事,当献可替否,原官职外的附加名义,并非正式官名,但随着时间的无或面从,俾朕之过,彰与远近”。¨北魏孝文帝改推移,散骑、中常侍、给事中也成为正式官名。这一革后,仿汉制将言谏官设于门下省和集书省,门下省设官体例为后世所承袭。两汉时期,谏

7、官在官制建设置侍中、黄门侍郎各四人,负责言谏。由于政归门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专职谏官员额与品秩有了明确下,所以侍中、黄门有“小宰相”之称。门下省不仅的规定,而且谏官的职责范围也比较明晰。出纳诏命,而且行使“封驳权”,即认为奏书内容不西汉对谏官人数没有限制,最多时达到几十人,当,有权扣留不予上奏。北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能谏官组织为光禄勋,属官有大夫、议郎等三公亦兼任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崛起,是和其重视监察体制的谏职。谏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对皇帝及国家朝政的决调整,重视言谏分不开的。策、意见,进行顾问应对,并策划方略。同时匡正君然

8、而,隋朝炀帝不重言官,竟然废除了专职谏官失,监督决策。建元三年,武帝以出猎道远辛苦,又散骑常侍、散骑侍郎、谏议大夫,终至政治败坏。为百姓所患,拟围地修建上林苑,东方朔力谏武帝,唐朝是封建国家与法制的成熟和定型时期,所谓指出此举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坏人冢墓,“典章法制,莫备于唐”。唐朝的一台三院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