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

ID:53782164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6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_第1页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_第2页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_第3页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_第4页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    画外音: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解读了苏轼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自古文人命运多有不幸,但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有人说他满肚子不合时宜,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他有怎样的朋友印象?苏轼为官多年,他又有怎样的官场印象?民间流传,

2、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取笑兄长的脸型太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倒腮边”,那么苏轼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系列电视节目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人所画的苏轼的画像里边,有一幅画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这幅画像据说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所画。画的名字叫《扶杖醉坐图》,这个画面的形象是苏轼拄着一个手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有点醉意朦胧的样子,带了一顶毡帽。清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翁方纲他考证过,说这个画,距离苏轼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从这幅画像上我们能够

3、看出苏轼相貌的那些特点呢?    第一,苏轼身材颀长。他是个高个,苏辙曾经说过“颀然仲与叔”,我跟我哥哥都属于高身材。  第二,眉疏目朗。眉疏什么意思呢,不是浓眉毛,淡淡的眉毛。孔武仲说“紫瞳烨烨双秀眉”,说他目光炯炯非常有神,但是他是秀眉,很秀气的眉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目朗,但是不是大眼睛。  第三,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这个苏轼自己有交代,他在他的一篇文章叫《传神记》里面说什么呢“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上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晚上的时候,把灯点亮,自己站在墙跟前,灯一照自己的面颊的影子投在墙上,然后让人就着墙上的影子

4、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别人一看,这么高的颧骨,这么瘦的颊面,那就是你。所以这个高颧骨和清瘦的面颊是苏轼面部特征里边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四,很重要的是,苏轼的胡须并不是那么地茂盛,相反,胡须很少。宋代有一部史料笔记,叫《邵氏闻见后录》,这里面记载了苏轼与谁呢,苏轼与他的学生秦观互相开对方的玩笑,拿对方的相貌开玩笑。秦观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君子的胡须是很多的,凡是多胡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多乎哉?苏轼那是很机智,很诙谐很幽默的一个人,他当即就回了一句,叫什么呢,“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意思是什

5、么呢,凡是胡须多的人都是小人。你看,孔子说的,但他取的是谐音。那这说明说明呢,说明秦观是大胡须,苏轼呢,胡须比较稀疏一点,这是个铁证。    画外音:    “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出自于《论语》中孔子的两句话。“君子多乎哉”是说孔子从小家境贫寒,所以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但孔子认为,君子的最高境界在于仁爱,而不在于掌握具体的技能,所以他自问“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能吗”,答案是不需要的。“小人樊须也”是他批评学生樊须的话,樊须要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孔子认为执政者要善于抓大事,不应纠缠于具体事务,因此批评樊须是小人。秦观将“君子多乎哉”这句话偷换概念,解释为君子都是多胡须的

6、,想和苏轼开个玩笑,而苏轼也不甘示弱,将小人樊须也这句话也偷换概念,解释为小人都是繁须的。这虽然不过是文字游戏,却可以看出,两位大文学家广博的学识于敏捷的才思,这正是北宋文人士大夫的雅趣所在。    康震:    所以我们从这几点里头都能勾勒出大致上苏轼外贸、体形,高个子,头戴子瞻高帽,面颊比较清瘦,颧骨比较高,眉毛长得很秀气,眼睛虽然不大,但是炯炯有神,而且他的胡子我们应该说,虽然不是那么浓密但是只要足够能衬托出他的神采也就行了,要那么多胡须干什么。我们这儿讲到的是苏轼容貌的印象,这个对于我们了解苏轼当然是很关键的。    通过康老师对苏轼心想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苏轼容

7、貌印象。苏轼这一生不但饱偿诗书而且善交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既有手握重全的王公大臣,也有不名一文的田野农夫,当然苏轼交往最多的还是那些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在宋代的许多史料笔记中都记录了苏轼与朋友们的逸闻趣事。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一个超级幽默和诙谐的人,他的朋友跟他在一起,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但是又好玩的故事。你注意,这些奇怪而好玩的故事,如果没有相当的学问,你是玩不起来的。  有一次,苏轼碰到一个对手叫刘贡父,这人专爱开玩笑。苏轼有一天坐一块跟他聊天,苏轼说,哎呀,想当年我跟我弟弟苏辙读书准备考进士的时候,那生活比较艰苦,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