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ID:5378984

大小:276.3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8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1页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2页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3页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4页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锅 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王善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秘书处,上海200126)摘要: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提出了行业、企业及产品发展思路,并对今后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关键词:工业锅炉;现状;预测1中国工业锅炉行业概况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锅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1121家(不包括取得有机热载体锅炉制造许可证和单独部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各种不同参数和容量的蒸汽、

2、热水锅炉128206台(不包括有机热载体锅炉和其他型式的产品)。1.1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蒸吨左右。1.21991~2001

3、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产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10t/h的锅炉由1991年的25%增至2001年的54%),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

4、3%增至2001年的10%以上),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年的不足6%增高至2001年的15%以上)。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1]比例不高(详见文献)。2工业锅炉行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622.1加入WTO后,随着协议逐步落实,工业锅炉行业内的竞争将更趋激烈(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外众多锅炉企业均看好并进入中国市场,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中国进口锅炉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境外企业已达173家,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企业。另外,在中国已建立了14家合资或

5、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油气锅炉,如上海三浦、杭州富尔顿、沈阳大通、泰安前田、青岛荏原、昆山大震等。所有这些企业一定程度上占领了我国的高端锅炉市场。(2)进口锅炉越来越多。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进口锅炉安全性能检验统计,2000年进口锅炉1646台,2001年进口锅炉2491台,2002年进口锅炉3246台。进口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进口锅炉以燃油气蒸汽、热水锅炉为主。进口锅炉中,美国始终占有最大的份额,2000年为50%,2001年为53%;欧盟近两年一直为32%左右(德、法和意大利为主);亚洲分别为14%和9%(韩、日、中国台湾地区

6、为主)。(3)我国加入WTO后,对锅炉行业而言,由于锅炉等特种设备关税大幅降低,非法定检验市场的开放,意味着更多的国外产品和检验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①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是到2005年将平均关税降为10%左右。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及部(附)件的关税将由1998年的34.33%降至2005年的9.58%。②与WTO的协议规定,在本国从事技术试验与分析、货物检验服务3年以上,拥有50万美元注册资本的外国企业允许在中国建立合资检验公司,2年以后可控股,4年取消所有限制。但也同时规定“法定检验”服务不包括在承诺之内。到目前为止,已有

7、10多家跨国检验公司在我国落户,如美国哈特福特、穆迪、ABS、德国TUV、法国船检局、瑞士SGS等。③按照与WTO《TBT》协定的含义使用术语“技术法规”和“标准”,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并使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的百分比在五年内增加10%。④加入WTO后承诺对进口产品的待遇不能少于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合格评定程序和工厂认证有效期及评定收费;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基础,像对待免检的国内产[2]品一样对相同的进口产品免除进口检验(详见文献)。2.2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SO2排放、提

8、高能源利用率已成当务之急并进入实施阶段(1)2000年我国消耗能源13.0亿t标准煤,如果今后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均增长7%,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仍按前20年平均的0.4计算,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率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