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

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

ID:53792598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一、班级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1.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全过程[1]。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班级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中,要体现

2、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2.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他律结合班级管理从班级的德育功能上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境界。他律是通过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个体行为,是成本相对高的管理;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是个体自觉地约束自己,是低成本的管理,是在“他律”基础上的升华[2]。自律、他律,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诠释,但我认为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律是对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通过教育,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提高认识和觉悟,是能够自律的

3、。在要求学生自律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律。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是建设和谐班级的第二道防线。二、建立和谐高效的班级管理机制的途径1•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同时师生和谐的关系有助于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2•建立健全班级奖惩机制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

4、成长。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精细化,为使班级每个成员的档案中的德育分有考核依据,必须建立健全针对本班级情况的奖惩机制,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估体系,把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学生的评优选拔挂钩。制度一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要知道本班学生的特点,如优点、突出人物、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奖励制度、惩罚制度等,内容切合实际,学生能够接受并严格执行。3•构建平等、民主、全员参与的班集体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健康的班级。在班级管理中,主动权属于学生,教师是协调者,师生

5、处在完全平等的位置,相互尊重,实行民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不漠视后进生,这是班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三、结语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过程与方法,深入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把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真实的表现纳入班级奖惩范围,体现教育评价的公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他律结合。作者:姚勋工作单位: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