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浮力的应用.docx

六浮力的应用.docx

ID:53812180

大小:1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六浮力的应用.docx_第1页
六浮力的应用.docx_第2页
六浮力的应用.docx_第3页
六浮力的应用.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浮力的应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 浮力的应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浮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的知识。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二部分了解浮力的应用。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这节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比较紧密,按两课时设计,这是第一课时。学生分析任何学习都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客体不断的相互作用,学生个体主动地探索、主动地构建新知识。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

2、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是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设计、教材中鼓励他们亲手操作,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知识的探究,真正做到发现学生正常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

3、会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难重点:本节打破陈旧的课堂知识结构,挖掘课程新理念,搜寻新课程的探究点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比学会几个知识点更重要。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流程本设计分为三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一部分以提问、设疑导入,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并讨论、汇报结果,指导学生认识: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有的物体要悬浮,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指导,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相关知识整合的“美”。在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

4、析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利用浮力的,对轮船是如何利用浮力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做成空心后可增大排水体积,增大浮力,漂浮于水面的道理。利用多媒体影片进一步拓展浮力的应用。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投影机一台,实物投影一台,自制潜水艇模型一个,大注射器一个,水槽。学具:木块,橡皮泥,蜡块,酒精,水,水银(暂不提供),铁块,鸡蛋,盐水,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烧杯,铝制牙膏袋,水槽。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请大家欣赏一幅画面(截取泰坦尼克号),远洋轮船航行在海面上,问: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这里是一个实心的铁块,

5、放到水面上后,它将怎样?(并同步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铁块沉入水底)。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那么这个小小铁块受到浮力没有?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会沉入水底,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屏幕显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也就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二、互动探究1、漂浮、悬浮和下沉屏幕显示,教师按照上面的内容念出来:请每位同学将桌上的木块,铁块浸没水中,鸡蛋浸没在盐水中,然后放手。观察: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最终情况。)下面学生开始动手做。(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要求:要没入水中,观察鸡蛋在盐水中。演示多媒体:上浮过程演示,上浮。边演示边讲解:浸没在

6、水中的木块在水中会上升,最终停在水面上;再演示一次,木块从液体中向上运动称作为上浮,最终停留在液面上叫漂浮。再看铁块,没入水中以后,放手,铁块向下运动,这个过程我们称作为下沉,最终停在液面下,我们称作为沉底。再演示一次,铁块在水中向下运动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叫下沉。最终状态称作为什么?学生回答沉底。那么鸡蛋呢,松开手后停在盐水中,我们把这个状态称作为悬浮。观察:各组之间鸡蛋停留(悬浮)在盐水中的位置。猜想:鸡蛋是否停留在液体里其它深度的地方?展示:悬浮。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并可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媒体展示图片:漂浮: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部分体积露出液面。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

7、提出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现象,我这里有一个空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之后,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漂浮”;现在我再拿出一个金属砝码,放入水中,什么状态?学生回答“下沉”。再取一个较大的木块,放入水中,大家看是什么状态?学生回答“漂浮”。(2)进行猜想:大家猜想一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漂浮呢?什么时候物体又会沉底呢?分别依次请学生陈述猜想的理由,板书学生的猜想,便于同学们进行交流。(3)设计并进行实验:然后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